欢迎光临四川报道网 当前时间:                              
www.scbdw.cn
地方: 成都 绵阳 德阳 自贡 攀枝花 泸州 广元 遂宁 内江 乐山 南充 宜宾 广安 达州 巴中 雅安 眉山 资阳 阿坝 甘孜 凉山
农旅结合建设绿色生态新隆盛
2014-12-03 11:59:11 来自:四川报道网 编辑:彭志萍 彭娟

隆盛药香小镇现场施工


犀牛石新村效果图
 
  隆盛镇位于遂宁市西部,大英县城以东10公里处,总面积106.5平方公里,场镇面积1.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9006亩。成南高速、达成铁路、罗桂公路横贯全境,镇村三、四级水泥、油路通达里程211公里,形成了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水源、天然气、石油矿产丰富,涪江与郪江横贯东西,水上运输常年通畅。作为“四川省经济强镇”之一,充分利用资源及交通优势,隆盛镇紧扣城郊型乡镇、工业拓展区特点和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坚持“工业拓展新区、现代农业新镇、生态示范集镇”战略定位,2014年1月经四川省住建厅批准成为四川省第二批百强小城镇建设试点镇。

 依托场镇建设 创建示范小城镇
 
  征地拆迁创亮点

  隆盛镇通过领导全体上阵,干部全员参与和“5+2”“白+黑”的工作模式,组织5支强有力的拆迁队伍,对拆迁户做了大量耐心细致的工作,努力解决被拆迁户生产生活出路问题。在新村建设上,该镇创新工作思路,实行先拆迁后规划和申建制,在紧邻中心场镇的犀牛石、黄腊溪、长滩寺3个村选址4个点,安排工作组上门联系群众,算好“三笔账”,深入宣传动员,哪里群众的积极性和支持度高,就把新村建在哪里。通过比选,犀牛石村群众对新村建设反响强烈,在村民大会结束时家家户户都在拆迁同意书上签字认可。2013年4月24日,犀牛石新村建设指挥部成立,村民在一天内完成了模拟协议签订。签订正式协议前,指挥部安排多组干部下村摸底,对少数思想不通的群众,采取动员亲属朋友做工作的办法,并说明拆迁协议生效前提条件是所有的拆迁群众完成搬家拆迁,一户不签订协议项目就不进场。在犀牛石新村进场时,群众自发组织燃放鞭炮,创造了隆盛拆迁史的奇迹。通过上下一心,保证了中腾能源、兴茂石化等企业顺利施工,快捷通道、农业园区快速入场建设,实现了征迁速度快、群众满意度高、无上访和群体性事件发生的目标。

  2013年,隆盛镇全镇征地拆迁涉及8个村,68个社,1716户,房屋面积217862.2㎡,征地3392.5亩,流转土地1.3万亩。隆盛镇仅用时3天即完成了犀牛石新村项目涉及的49户房屋拆迁任务,整项工作用时不到1月,创下隆盛拆迁历史记录。
 
  打造快捷通道

  该快捷通道起于大英县城采和大道,止于船山区新桥镇,全长10公里,总投资2500万元,由隆盛镇成功人士捐资修建。在大英境内长约15. 24公里,概算投资约7.54亿元,建设标准为一级公路,设计时速60km/h,沥青混凝土路面。项目于2013年6月开工,目前已完成投资约2.5亿元,路基土石方24万立方米、软基处理3200立方米、软基换填68000立方米;梁家坝大桥和赵家坝大桥围堰筑岛、梁钢筋制作场、桥梁原材料抽验工作,路基土石方填挖、涵洞、挡土墙、桥梁等工程施工有序进行。预计2015年底建成通车。

  大英县委副书记、县长刘辉要求,全县各级各部门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全力助推快捷通道项目建设,要充分认识快捷通道建设对于加快经济社会经济发展、拓展工业园区建设、统筹城乡发展、带动沿线产业互动和新农村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要把此项工程看成是一项民心工程,按照各单位职责分工,落实人力、物力、财力,精心制定工作方案,确保工作进展顺利。
 
  加快城乡统筹

  高标准严规划。隆盛镇按照“规划先行、融城发展”的理念,紧扣城郊型乡镇、工业拓展区特点和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先后委托重庆大学城市规划设计院、四川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等专业机构,实地勘测丈量,反复讨论修改,高起点、高标准对隆盛场镇、犀牛新村、邻里中心进行系统规划,并结合隆盛镇场镇发展实际和未来发展远景进行了风貌塑造,力争将隆盛打造成为设施齐全、功能完备、环境优美、特色鲜明的绿色低碳小城镇。目前,新村建设与场镇开发有机结合的犀牛新村规划、新村建设与农业园区有机结合的药香小镇规划,已经通过县规委会审定。

  按照“绿色低碳小城镇”的总体要求,突出加强镇园结合,优化产业布局,提升用地功能,完善城市配套,完成了全镇总体规划编制,现已通过专家评审。在获得“四川省第二批百强小城镇建设试点镇”的基础上积极创建国家级示范镇品牌,解决小城镇建设资金和土地难题。强化宅基地规划和镇区土地使用管理,加大打击违法违规建筑力度,对10户未批先建、违规搭建发出停工通知书。全力打造风貌统
一、功能齐全、带动性强的城乡统筹新格局。

  建新改旧相结合。创新成立城市建设办公室,统筹小城镇建设。以新村建设带动旧城改造,按照“6月底完成基础、12月底完成所有道路、绿化、牌坊、太阳能路灯及配套设施”目标时序,加快犀牛石新村建设进度,划定分配安置地点,保障群众2014年年前住进新房。投资360万对犀牛石新村入口45户立面进行风貌塑造,工程已全部完工。配合业主快速实施中心街店招店牌规范、管网规并,对1公里路面进行黑化,全程安装电子监控设备。快速实施场镇供水及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该项目计划工期1年7个月,实际仅用时3个月。污水处理厂、垃圾中转站项目正在施工,建成后可彻底改善场镇居民几十年饮水质量差及居住环境差的问题。启动实施全市首个邻里中心建设,为隆盛凝聚商机活力。招引业主实施棚户区改造及隆盛车站建设,彻底改变场镇脏乱差旧貌。
 
 依靠产业强镇  加快经济发展

  招商引资 做大做强

  通过招商引资引进大项目、好项目,增强发展后劲,弥补建设资金的不足,全面激发镇域经济发展活力。以招商引资为抓手,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一是尽心竭力抓招商。依托隆盛区位优势、优质项目、优良环境吸引客商,加大对外宣传推介力度,倾力打造大英“宜居宜业附中心”品牌。二是创新思维抓扶持。支持鼓励本地社会资源、社会资本参与家乡建设。通过召开第二届乡情恳谈会,浩元公司总经理张浩元全额捐资3000万修建隆同公路、道祖村至遂宁服务区道路,整体打造道祖村新村,5公里道路硬化黑化、120盏太阳能路灯已完工。三是优化环境抓服务。坚持“主要领导上前线,分管领导常年转”工作思路,着力营造开明的政策环境、优质的服务环境、淳朴的民风环境和良好的治安环境。目前正积极筹备赴云南西双版纳召开招商引资座谈会,争取吸纳更多社会资源投资家乡建设,招引投资意向强烈业主入驻建设隆盛。

  自2011年以来,先后引进投资1000万元以上现代农业项目10个,投资上亿元的项目4个(天丹药业、药香小镇、犀牛石新村、蓝梦庄园)。建标准化畜禽养殖场5个,发展绿色蔬菜、名优苗木、优质水果、中药材和现代观光农业等特色产业基地2.3万亩。
其中的药香小镇项目位于隆盛镇赵坝村和土门垭村,距离大英主城区约10公里。南邻郪江、北靠新建设的大英—遂宁快捷通道,位于大英现代农业产业园的核心区,也是万亩中药材种植区的核心区。项目以打造全市、全省、乃至全国“镇园结合”的新农村综合体示范项目为目标,所在地将建设成为一个集生产生活、乡村观光旅游、中医药养老养生等于一体的绿色产业园和新农村人居示范区,实现城乡一体,一、二、三产业互动,带动全县旅游资源整合和产业发展,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加快农村全面小康步伐。实现生态、田园化的居住环境,实现齐全的配套设施,实现以工促农、以商促农,将铺就发展路,打开财富门。综合体项目计划投资5亿元,规划占地面积833亩,总建筑面积21万平方米,其中:安置面积5.6万平方米(413户),公共建筑面积2.9万平方米,可开发面积12.5万平方米,计划安置农户454户。该项目于2013年11月底开工建设,2015年底前安置农户迁入新居,2016年全部竣工,建成全国知名的药香小镇。通过企业示范,带动村民耕作,村民可通过土地流转、在园区务工、在药材加工厂打工等多种方式获益。

  产村相融 产城一体
   
  隆盛镇坚持“新村随着产业走,产业为新村发展服务”的理念,高规格规划现代休闲观光农业项目,高标准规划农民新村,着力培植壮大产业链,培植药香小镇的商业业态,为新农村村民持续增收致富找出路,有效解决过去新村建成后出现的农民举家外出谋生的“空心村”现象。在犀牛石新村建设模式上,该镇也采取给征地农民划地建房的方式,老百姓有了门面房,便可在家谋出路。同时也配套了学校、医院、便民服务中心、商品房等建设项目,将征地农民变为市民,不但解决了未来的生计问题,还极大地提高了生活质量,充分调动了老百姓参与新村建设的积极性。

  强化招商引资。加大对外宣传力度,结合快捷通道、现代农业园区的规划,依托全镇区位优势和发展优势,凭借打造大英城市副中心、快速融入遂宁经济圈契机,开展有针对性的招商引资工作,营造全民全员招商良好氛围,再引进一批优质现代休闲观光农业大项目。
强化项目建设。加大快捷通道、农业园区、犀牛石新村、13个新村综合体、压缩式垃圾中转站、污水处理厂、场镇基础设施等在建项目的追踪服务力度,加快邻里中心、旧城风貌改造和车站建设。

  强化产业升级。以现代农业园区道地药材、特色水果、有机农业、现代观光农业、花卉苗木和珍稀林木六大特色农产品基地为龙头,探索“园区+企业+基地+农户”的运行管理模式,示范带动传统农业转型,确保全镇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群众增收致富。
加大园区资金投入。立足于改善现代农业园区水、电、道路、田间管网等基础设施,不断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及时整合农、林、水、电、交通、扶贫等部门专项资金,多方争取国家、省、市各类专项资金,集中财力,联合办点,尽快改善现代农业园区广大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从根本上增强现代农业园区发展后劲。 

  镇园建设多元化发展。该镇现在主要发展农业观光旅游,发展形式较为单一。今后将充分依托本地资源,建设农业科技园,加快商贸物流、生产加工等环节的建设,形成产业集约集群发展和技术集成、科技成果转化的平台,提高农业整体效益,增加农民收入,改善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