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数十只苍鹭在锦江高新段列队捕食的照片在网上引发广泛关注,背后折射的是被称为成都“母亲河”锦江的水质大幅改变、“水润天府”的美好图卷——城市气质更加美好;
拐进星科北街,在各色花卉、绿植围绕簇拥下,一段几百米长的“回家的路”,串接起绿地、公园、社区和商圈,让人流连忘返,也成为市民刘先谋下班回家的“幸福一公里”——公共服务更加暖心;
家住人民南路四段11号科协苑3栋的邹和福,告别了已经爬了20多年的楼梯,乘坐刚刚加装的电梯“一键到家”,嘴里哼着小曲……既有住宅增设电梯,为众多“悬空老人”走出家门提供了便捷——民生福祉更加实在;
……
通过文明城市创建,成都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一个个透着民生情怀、彰显以人为本理念的惠民项目正快速推进,超大型城市管理的科学化、智能化、精细化水平不断提高……精神文明建设,已经成为成都城市发展的综合名片和品牌标志,成为城市发展的强大动力。
当前,成都正认真落实党中央和省委各项部署要求,在连续5届蝉联全国文明城市荣誉称号的基础上,坚持把创建文明典范城市作为系统工程、民心工程,与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一体谋划、一体推进,牢记“创建为民、创建惠民、创建靠民”的工作宗旨,举全市之力、集全民之智,奋力推进成都从“文明高地”向更具影响力、辐射力、引领力的“文明高峰”大步迈进!
以群众需求为出发点,一座城的美好生活向往正不断实现。
A
让市民随处可学、随时可学
构建多渠道、全方位、立体化理论学习宣传矩阵
10月16日,成华区双林路99号门口,来自广西南宁的游客刘明,在“学”的变体造型前拍照留念。刘明告诉记者,早就通过网络了解到这里有一个“学习强国”的线下活动空间,“这次利用到成都旅游机会,专门到这里来体验感受一番。”
作为全国首创的“学习强国”主题街区,是宣传、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四史,展示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公园城市示范区的重要窗口。整个建筑外观以嘉兴南湖红船为整体造型,街区相关负责人袁野介绍,“红船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为了民族复兴前赴后继、接续奋斗,最初进行整体设计时,就借鉴融入了上海石库门、嘉兴红船、延安窑洞等红色地标元素,整个外形就是一艘扬帆起航的红船。”
记者在现场看到,主题街区由“强国学苑”“学习之家”“学习广场”三大功能场景构成。走进“学习之家”序厅,“学习强国”APP开机页面的巨幅画面映入眼帘,提示参观者即将开启学习之旅。巨大的红色屏幕,让参观者从心底不由得升起一股自豪感、责任感。而在学习答题体验区,市民游客可以感受单车体验、挑战答题等互动活动。
“学习强国”很多线上的学习项目和活动,均可以在这里进行线下体验。袁野介绍,通过把“学习强国”内核和城市发展成果具化为市民可感可及的精神文化体验,增强学习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实效性。迄今已有超过200个团队、逾3万人次的市民游客前来学习“打卡”。
现场参观的钟先生,正在使用触摸屏进行“幸福成都 美在文明”专栏答题。近期,围绕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学习强国”成都学习平台上线了“幸福成都 美在文明”专栏,引导广大市民树文明新风、做文明市民。“每天在手机上用‘学习强国’学理论、学党史,没想到它还能落地到线下,而且能和成都本地的实践相结合,很有创意,很有氛围。”钟先生欣喜地表示。
让新思想响彻中国、让新理念常驻人心。除了主题街区之外,成都今年还计划建设100个“学习强国”学习小站,市委宣传部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每个小站将配设固定活动场所,并具备超清投屏、智能书写、线下答题等功能,“这些小站将打通新思想、党史学习教育飞入寻常百姓家的‘最后一公里’,让市民随处可学、随时可学!”
构建多渠道、全方位、立体化理论学习宣传矩阵——据介绍,“学习强国”成都平台,已于去年8月正式上线。截至目前,订阅量超过1000万,平台浏览量达9.2亿人次。
B
家门口的公园,能逛、能购物
将精神文明建设融于城市未来发展规划战略之中
走进成都规划馆,序厅的展墙上展示着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四川时对成都提出的“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城市”重要指示,显得格外醒目。
“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时提出‘公园城市’理念,这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城市表达,成都坚定‘绿色’‘共享’理念,积极开展公园城市建设的探索与实践。”讲解员正在向前来参观的市民游客详细介绍成都推进公园城市建设的具体情况。
“这一点我体会很深!”家住桂溪公园附近的市民张子有,听了讲解员的解说后连连点头。张子有告诉记者,在家门口的桂溪公园里,不仅能逛、能耍、能锻炼身体,还能消费、体验购物、参加大型活动。
以餐饮为例,餐饮品牌入驻在保证公园游玩丰富性、为市民提供方便的同时,也增加了公园的人气。记者了解到,目前,桂溪生态公园中合作的商家包括弥远咖啡、南堂·听香、纯奶纯茶等,已经吸引了不少市民前来“打卡”体验。GOMALL执行董事曹屹林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强调舒适自然体验感的公园商业,正在成为实体商业未来的“潮玩”之一。
在文明城市测评体系中,“和谐宜居的生活环境”是其中重要的测评项目之一,要求突出以人为本、尊重自然、传承历史、绿色低碳的理念,科学制定国土空间规划,实施城市更新行为,全面提升城市品质。根据此前公布的《成都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坚持以新发展理念凝聚社会共识、引领城市转型、塑造时代价值、构筑战略优势,更加适应新时代要求、更加符合城市发展规律、更加反映市民美好生活期盼——“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始终是成都孜孜不倦的追求。
不能空中楼阁,不能纸上谈兵:将精神文明建设,融于城市未来发展规划战略之中,付诸于城市发展建设过程之中,体现于城市肌理的有机更新之中——这是城市的应有之义。
C
一座文明之城,必能自内而外散发光彩
开展市民文明素养提升等五大专项行动 努力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成都庆云北街有家面馆,门口贴有告示:“人在外遇到难处是难免的,如果你真的需要,请进店小声告诉我,我能解决你一顿温饱,不要回报”。张贴公告的是面馆老板毛心海。他告诉记者,“我开面馆不在乎这一两顿饭、一两碗面,只是出于好心,也不求回报,只要吃完说一声好吃就够了。”
文明是城市的内核,一座文明之城,必能自内而外散发出璀璨光彩。而这背后,则是这座城市对精神文明建设的“初心和使命”:
强化顶层设计,将文明城市创建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大盘子”统筹谋划、一体推进,成立创建工作指挥部,构建党委统一领导、党政群齐抓共管、全社会积极参与的大创建格局。
制定实施《成都市全面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四大行动”方案》,全面提升城市文明程度、塑造符合时代要求的现代文明市民;出台支持和服务志愿服务组织发展、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等相关实施意见,深化志愿服务机制体制改革;制定实施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发展规划,全面深化和拓展文明城市建设;用长效机制巩固文明成果,通过公共文明、环境卫生、窗口服务、公共安全等指数监测,遴选特色点位召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现场会,将核心价值观融入茶馆文化、街区场景等,持续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
文明也永远在路上。持续推进党的创新理论深入人心,大力提升市民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实施公民道德建设计划、典型示范计划等,深入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制度化、文明创建法制化,持续推进城市建设管理精细化,加快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当前,成都坚持用社会主义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淳风化人,塑造城市精神、浸润群众生活、涵养社会美德,系统推进城市精神文明建设。成都正对标文明典范城市的测评体系,结合实际研究制定相关创建工作的三年行动计划,开展市民文明素养提升等五大专项行动,为创建各项工作列出时间表、任务书、路线图,努力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