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四川报道网 当前时间:                              
www.scbdw.cn

地方: 成都 绵阳 德阳 自贡 攀枝花 泸州 广元 遂宁 内江 乐山 南充 宜宾 广安 达州 巴中 雅安 眉山 资阳 阿坝 甘孜 凉山
“千河之省”四川的治水经:只为河湖长清民长安
2021-10-13 19:45:02 来自:四川报道网综合 编辑:杨英
     盛夏时节的川蜀大地,水润松辽,尽显生机。
 
     生灵万物,因水而存;聚落文明,因水而兴。社会发展的每一个瞬间,都离不开水的润泽。
黄河九曲第一湾
     被誉为“千河之省”的四川,治水、保水、护水,责无旁贷,这不仅肩负着维护国家水安全格局的重要使命,更是四川守护河湖长清民长安的担当。
 
     中央全面推行河长制的号角一吹响,四川便迅速响应,2017年全面建立河长制,2018年全面建立湖长制。五年多来,四川举全省之力,立足生态禀赋,以河长制促进“河长治”,掀起了河湖管理保护新高潮:
 
     在成都,从省、市、区(县)、乡镇到村的各级河长全力以赴推进锦江幸福河建设,锦江水质得到持续改善,黄龙溪断面水质改善为Ⅲ类,向下游交付了绵绵不断的清水;
 
    在雅安,“千人治河”的新格局逐渐完善,清澈的河水、碧蓝的天空,陪伴着雅安人岁岁年年;
 
     在泸州,河道岸线修复治理持续进行中,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坚决守护一江清水出川的重任一刻也不能松懈。
 
     ……
 
     信守使命,勇于担当。一场守护和建设青山绿水幸福河湖的治水图卷,正在四川展开。
 
使命如磐 河湖有了守护者和代言人
 
     四川,水系发达、河湖众多,素有“千河之省”的美誉,也是长江黄河上游的重要生态屏障和水源涵养地。全省多年平均水资源量2616亿立方米,居全国第二。全省河流总计8596条,全省1平方公里以上天然湖泊有泸沽湖、邛海等29个。
 
     “四川是长江黄河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和水源涵养地,也是全国唯一一个长江黄河干流都流经的省份。如何守护好这一方水土,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不仅关系八千万四川儿女的生存发展,也关系着长江黄河下游的亿万百姓,这对四川来说既是重大历史课题,也是重大政治责任。”四川省河长制办公室副主任、水利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王华表示,为筑牢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屏障,四川创新体制机制,全面建立了五大体系——河湖体系、河长体系、制度体系、推进体系和支撑保障体系,让全省河湖有了守护者和代言人,扎实有序推进河湖长制各项工作。
 
     使命在肩,责任当前,唯有全力推进实施河湖长制,才能管理保护好四川河湖。
全国示范河湖之锦江
     一张责任网逐步覆盖河湖。四川将河湖长制落实到各级党政一把手和相关负责人,彻底改变“九龙治水”局面。以党政领导牵头负责制为核心,坚持区域与流域相结合,构建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全面覆盖的五级河湖长责任体系。全省共设立省、市、县、乡、村五级河湖长5万余人,省总河长由省委书记、省委副书记、省长担任。省、市、县设立了河长制办公室,确定了河长联络员单位。构建了省总河长主持召开全体会议、推进会,省级河长每年两轮集中巡河湖、市级河湖长具体督促、基层河湖长具体实施、各级各部门共同推进、社会公众积极参与的工作推进格局。
 
     据统计,四川已将全省所有8596条河流、8109座水库、5002条渠道和12个湿地纳入河长制管理,将泸沽湖等29个重要天然湖泊纳入湖长制管理,所有河流湖泊编制“一河一策”管理保护方案,做到了因河施策统筹管理。
 
     如今,四川大地上,五级河长全部上岗履职,每一条河流,每一段河道,每一个湖泊,都有了自己的河湖长。各河湖长的管护范围、目标、任务、责任全部明确。河湖管护的压力,被精确传达到了基层河岸湖泊守护一线。
 
     青山行不尽,绿水去何长。河湖长制已在四川大小河湖落地开花,川蜀大地处处呈现出“河畅、水清、岸绿、景美、人和”的生态画卷。截至2020年,全省87个国考断面86个达到优良,较2016年全面推行河长制之前增加了23个,10个出川断面全部达到优良,水环境质量创“十三五”以来最佳成绩。四川切实担当起了筑牢长江黄河上游屏障的历史重任。
 
担当如山 河湖碧水清流绽新颜
 
     “十三五”期间,四川以河湖长制为抓手,围绕水资源保护、水域岸线管理保护、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和执法监管等“六大任务”,解决一批新老水问题,水环境水生态不断向好,逐步实现河湖功能永续利用。王华表示,聚力河湖管理保护“5+9”重点工作,强力推动河湖长制向纵深推进,四川河湖长制实现了从“有名有责”到“有能有实”转变。
长江宜宾三江口
     水资源保护更加严格。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以来,全省用水总量控制在321.64亿立方米以内,万元国内生产总值和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比2015年下降23%。强化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和标准化建设,全面完成249个县级及以上饮用水水源地环境问题整治。
 
     水域岸线管控更加规范。“十三五”期间,全省共计清理整治“四乱”问题4118个,拆除违法建筑面积41.97万平方米,清理非法占用河湖岸线784公里,清除河道内垃圾81.15万吨,整治非法采砂点516个。380座非法码头已全面完成拆除复绿、规范提升等整治任务,2942条河流共102353公里和171个天然湖泊的划界任务全面完成。
 
     水污染防治更加有效。编制《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四川省岷江、沱江流域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以及全省其他主要河流水污染防治规划等,扎实推进主要河流水质稳定达标。纳入“全国城市黑臭水体整治监管平台”的105个黑臭水体已全部治理竣工。
 
     水环境质量显著改善。完成134个省级及以上工业园区建成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对德阳市17个磷石膏堆场综合整治实行省级挂牌督办,城镇生活污水日处理能力达1181万吨、排水管网近6万公里。启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千村示范工程”,确定全省18个县(市、区)的1190个村为示范村,完成9325个建制村的环境综合整治。
 
     水生态持续巩固。“十三五”期间,全省新增河湖生态治理面积4640平方公里,完成河湖公园建设改革试点9个,建成水美新村1000个,实施若尔盖国际重要湿地保护与修复工程,修复退化湿地6400公顷,落实禁捕补偿资金14.65亿元,国家核定的10257艘退捕渔船已全部回收处置,16480名渔民已全部退捕上岸,渔民转产就业率和参保率均达100%。
四川盐源县泸沽湖
     执法监督更加有力。五年来,四川完善了《四川省环境保护条例》,出台了《四川省沱江流域水环境保护条例》,加快推进《四川省河湖长制条例》等立法工作,保持环境执法高压态势,严厉打击水环境违法行为。
 
     人不负河湖,河湖定不负人。随着河湖长制的深入推进,四川治水成效逐渐凸显。全省河湖长制工作在全国排名逐年提升,2020年进入全国第一方阵,成功打造锦江、邛海两个国家示范河湖,受水利部表彰的单位及个人数量居全国第二,连续两年被国务院评为“推动力度大、成效明显的地区”。
 
     从省河长制办公室了解到,今年4月,四川发布了“四川省总河长1号令”,将《2021年四川省全面深化河湖长制工作要点》首次以总河长令形式发布,全面部署四川省2021年度河湖长制工作,不断破解制约河湖管理保护瓶颈,打通河湖管护机制运行障碍。
 
展望如画 共建健康美丽幸福河湖
 
     在成都,夜游锦江成为了“网红”打卡项目,在东门码头乘坐乌篷船顺着锦江而下,微风轻拂过江面,激起层层波澜,途经合江亭、兰桂坊等地,两岸的光影秀让人目不暇接,绚丽的船程中锦江风物、人文风情尽收眼底。
 
     在雅安市荥经县龙苍沟镇,沿着生态巡河走廊一路向下,堤岸两旁绿树成荫,岸旁的亭台坐着二三游人,欢声笑语,享受河风的轻抚,阳光洒在湖面,波光粼粼,时有鱼儿游过,蜻蜓掠过。
 
     在泸州市滨江公园,河道岸线恢复自然生态面貌,生态廊道建立起来,河水清澈起来,一幅山水人城和谐相融的画卷正在呈现。
 
     ……
 
     如今,在四川,碧水清流随处可见,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源自四川对河湖长制不懈的探索与实践。
 
     碧水有声,皆是序曲。如今,四川数千江河湖泊,在5万名河湖长的精心呵护下,竞相成为滋养万物的生态美丽健康河湖。站在新的起点之上,
四川如何持续落子河湖保护?
 
     王华表示,“四川将在全面系统总结全面推行河湖长制五年来的工作经验和成效基础上,以建设人民满意幸福河湖为奋斗目标,进一步强化河湖长制体制机制建设,加快构建以法治为基础、以科技为保障、以现代信息化为手段,以河湖长制‘七进’为宣传载体的新时代河湖长制工作格局,四川将进一步增强上游意识,强化责任担当,深化河湖长制激励、考核等工作,奋力开创河湖管护新局面。计划通过1年的努力,使全面深化河湖长制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河湖治理整体成效全面彰显。5年内,让全省河湖得到更加有效保护,基本实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治理目标。”
黄河流域若尔盖湿地
     夯实基础、抓好示范、重点治理、持续深化——这是四川今年河湖管理保护的关键词,也是工作的主要方向。
 
     夯实基础的背后是加码。把长江流域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摆在压倒性位置,充分发挥省总河长办公室统筹协调作用,建立长江保护省级协调机制。加强省级河湖长制立法工作,加快制定出台《四川省河湖长制条例》及相关配套法规。四川将继续夯实河湖长制“一河(湖)一策”工作基础,制定完善省级河湖的一河(湖)一策管理保护方案(2021-2025年)和省级河湖2022年度河湖长制工作清单,完善四川省河湖长制“一张图”基础信息与共享服务平台信息。同时,不断夯实河湖长制信息化工作基础,加快修订河长制信息化标准,完善河长制数据库,优化基础信息平台和四川河湖长制督查APP,努力提升运用大数据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构建推动形成“天上看、地上查、河上巡、网上管”的立体化监管体系。
 
     抓好示范的要求是建设。协同抓好健康河湖评价和示范河湖建设,认真总结健康河湖建设相关经验,探索美丽河湖、幸福河湖建设实践;深化省际区域合作,做好有关江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深入开展川渝、川滇跨界河流“治三排”“清四乱”专项整治行动,奋力打造川渝跨界河流联防联控合作示范区和琼江示范河湖建设,带动与周边甘肃、陕西、贵州、青海等省份的联防联控。
 
     重点治理的逻辑是行动。四川将围绕“水资源保护、水域岸线管理、水污染防治、水环境质量改善、水生态修复、执法监督”河长制六大工作任务持续发力,深入开展清河护岸净水保水四项行动;围绕河湖管理保护突出问题开展专项治理,严格保护河湖水资源,加强全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前瞻性研究,加快出台《四川省水资源条例》;围绕河湖管理保护5+9重点任务实施综合治理,坚持以水环境质量改善为核心,持续推进重点小流域水污染治理,全面实施城镇污水和农村面源污染治理攻坚。
 
     持续深化的目标是完善。通过不断持续深化河湖长履职尽责能力建设、河湖管理考核激励机制建设、河湖管理督查问责机制建设、河湖管理保护法治建设、河湖管理保护宣传引领建设等,完善河湖管护保障建设,为“十四五”期间河湖管理保护和河湖长制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如今,放眼四川,这里青山叠翠,万水奔流,条条水系,绿树青葱;未来,四川将系统梳理全面建立河湖长制工作中的经验和做法,全面深化实化河湖长制,以河长制促“河长治”。四川将建设更多的健康河湖、美丽河湖、幸福河湖,真正让水量丰起来,水质好起来,风光美起来,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治水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一条条人民满意的幸福河湖将伴随川蜀人民走向未来。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