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四川报道网 当前时间:                              
www.scbdw.cn

地方: 成都 绵阳 德阳 自贡 攀枝花 泸州 广元 遂宁 内江 乐山 南充 宜宾 广安 达州 巴中 雅安 眉山 资阳 阿坝 甘孜 凉山
高速公路通到巴山深处 激活沉睡的乡村旅游资源
2020-11-11 08:13:44 来自:四川报道网 编辑:杨云

航拍通江县空山镇青龙村。 本版摄影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肖雨杨

  从巴中市区出发,经巴万高速直达通江县城,耗时仅40分钟,较原来车程缩短一半。今年是该县结束不通高速公路历史的第二年,时空距离缩短,越来越多的游客来到通江。

  数据显示,2019年,通江县共接待游客718.62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66.31亿元,文旅产业对GDP的贡献率超过15%。脱贫攻坚以来,通江县以内生动力为支点,不断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生态农业迈进。同时,该县依托自然生态资源,深挖红色文化,发展乡村旅游,通过农旅融合带动村民致富增收,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产业“造血”

  拓宽收入来源,确保“脱贫不返贫”

  “甜甜的鹦鸽嘴,甜甜的新家园……”9月16日,熊纯华的葡萄庄园循环播放着村歌《鹦鸽嘴甜甜》。当下,正值通江县民胜镇鹦鸽嘴村的葡萄采摘季,周末到村的游客络绎不绝。

  熊纯华是通江本地人,2011年回乡创业。按照现代休闲观光农业标准发展葡萄产业,熊纯华成立了健森葡萄种植专业合作社,并建成集餐饮、住宿、休闲、会务、娱乐于一体的五星级乡村酒店鹰歌葡萄庄园。这些年来,该葡萄庄园已辐射带动周边村民种植葡萄3000余亩。鹦鸽嘴村葡萄不愁卖,2019年人均年收入达到1.5万元,较2014年增长近4倍。

  距县城110公里的空山镇青龙村,也是如此。

  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后,该村通过种植烤烟和天麻,找到了致富增收门路。曾经是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冯相奇,如今在天麻基地做管理、在烤烟基地务工。他不仅脱了贫,还成了村里的抢手“人才”,就近务工一年能挣5万元左右,“现在喊我出去打工,我都不得去!”

  近年来,通江县通过种植与养殖结合、转移就业与就近就业结合、社会保障与资产收益扶贫结合等方式,确保全县所有贫困户至少有2项以上收入来源;按照每人400元-600元标准进行增量奖补,在每个贫困村建立40万元产业扶持基金,支持贫困户发展产业增收;积极推广“互联网+农业”等模式,建立500多个电商服务站点,推动农产品在电商平台销售,线上线下累计销售农产品5.6亿元。通过发展产业,带动1.6万余户贫困户增收。

  生态兴乡

  发展乡村观光游,绿水青山“变现”金山银山

  “是星期五下午过来吗?两个人住两个晚上吗?”9月15日16时许,67岁的村民马胜凯在电话中仔细询问,并在笔记本上记录下客人的入住时间和人数。他是泥溪镇梨园坝村第一个开农家乐的,早在梨园坝村准备申报传统村落时,便看到了商机。

  近 年来,梨园坝村依托传统民俗和自然生态资源,融合乡村观光旅游理念,持续探索深化“农+旅”助农致富增收的新路子。

  2016年,该村成功举办“走进梨园耕读犁辕”首届民俗文化节,实现旅游经济收益近40余万元;2018年,举办“魅力古村·山水梨园”第二届民俗文化节,实现旅游综合收入达到100余万元。

  不止梨园坝。依托城郊优势,鹦鸽嘴村也走上“巴山新居+特色产业+生态旅游”发展路子。通过大力发展乡村旅游,该村建成乡村酒店2家、农家乐12家、体验园1家,辐射带动500余人从事乡村旅游业,乡村旅游收入达600万元以上。

  坚持“生态立县、绿色发展”战略,通江县现已初步形成以世界地质公园、国家4A级旅游景区、国家森林公园、省级旅游度假区为主要载体,以红色教育、旅游观光、休闲度假为主要业态的红色生态旅游大格局;坚持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并举,通江县持续做大旅游产业支撑。

  截至目前,该县累计建成新华村、渔池村等23个省级旅游扶贫示范村,全域旅游格局正在加快形成。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