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四川报道网 当前时间:                              
www.scbdw.cn

地方: 成都 绵阳 德阳 自贡 攀枝花 泸州 广元 遂宁 内江 乐山 南充 宜宾 广安 达州 巴中 雅安 眉山 资阳 阿坝 甘孜 凉山
积极探索医养融合 高新桂溪社区率先示范
2016-05-19 22:30:27 来自:四川报道网 编辑:admin
     四川报道讯  (刘艳)“小魏你最近好点了没?”走进桂溪街道医养融合服务中心,前一阵生病的小魏正在院子里晒太阳,马部长和大家一起围上去关怀地问道。小魏是服务中心脑瘫儿童康复室的孩子,自身患病较重,由于父母不在身边,服务中心就成了他的家,每天在康复室接受康复训练,闲余时间他就自己推动轮椅在中心各处溜达、玩耍。马部长是高新区桂溪街道党工委员、武装部长,他分管街道卫生服务工作,时常都要来中心逛逛,久而久之就和中心的老人、孩子、工作人员熟悉了起来。他说,“医养融合是一种创新的养老模式,桂溪街道办得特别好,这在成都都是领先的”。

桂溪街道马部长与失明老人交流
        
     2013年9月6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要积极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推动医养融合发展,探索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合作新模式。医养融合,是将老年人健康医疗服务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将护老中心和老年医院相结合,将生活照料和康复关怀相结合的新型养老服务模式。国务院以法律形式肯定了医养融合养老模式,很大程度上消除了行业内对此模式的疑虑,全国上下开始了“医养融合”的探索。

老人们的房间
           
     桂溪街道医养融合服务中心藏于一片绿地之内,穿过公路穿过绿地才可见一扇大门里老人们的身影。该中心位于成都市高新区桂溪街道大源体育公园内(昆华路919号),占地面积10亩,建筑面积2600平方米,分医疗康复区、养老服务区、娱乐服务区三个区域。为了满足老人们的健康需求和生活需求,中心设有中医馆、医疗保健室、康复训练室、康复治疗室、脑残儿康复室、心理疏导室、健康教育室、阅览室、文化活动室、日间照料室(10张床位)、养老服务室14 间(28张床位)等功能。此外,由四川著名画家徐启培老师担任会长的赵完璧艺术研究会驻扎其中,更是丰富了老人们晚年的精神生活。

老人们在一起的日常瞬间
           
     作为一个非营利事业单位,桂溪街道医养融合服务中心为老人们提供基本的医疗,解决老人们的就医、照料、康复需要。中心于2015年8月3日正式启动,辖区65岁以上老人住养10人、脑残儿患者4人,日间照料老人14人次/天。服务对象均纳入规范化电子建档和老年人规范化健康管理并制定了个性化的康复治疗方案。对其中8名老年高血压患者、2名老年糖尿病患者、4名脑残儿患者全部实施规范化健康管理;为辖区老年人提供中医药服务平均每天62人次、康复服务平均每天53人次;参与助老助残综合服务中心娱乐服务的老年人平均每天80人次。

魏强在康复中心接受训练
           
     “中心自建立起便努力探索各种便捷途径,现已与华西医院建立专项远程合作,通过互联网与华西连线进行诊断,同时建立绿色通道,为老人们挂号。”桂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雄伟告诉记者。作为一个医养融合试点,桂溪街道医养融合服务中心一直在探索、尝试,“目前下一步考虑通过政府招标与第三方合作,让住在家里的老人能享受上门服务,如送餐、理发、买药等,老百姓不给一分钱”,马部长说,桂溪社区的医养融合还有很大的空间可以拓展。

赵完璧艺术研究会
        
     中心养老院现住养的10位老人,两人住一间,老人们相互有个伴,每天在一起生活、分享。政府每年都给每个老人置办几套衣服,每月每人还有150元零花钱,“简直比我还穿得好呢!”在服务中心工作的姜二姐嚷嚷地告诉记者。

中心内宽敞的院坝
服务中心内的中医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