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四川报道网 当前时间:                              
www.scbdw.cn

地方: 成都 绵阳 德阳 自贡 攀枝花 泸州 广元 遂宁 内江 乐山 南充 宜宾 广安 达州 巴中 雅安 眉山 资阳 阿坝 甘孜 凉山
四川治过节公款送礼歪风 让干部从“不敢乱来”到“不能乱来”
2014-09-09 09:53:08 来自:四川日报 编辑:  郝爽 伏娜娜

   中秋节前,本报民情热线记者连续多日调查,多渠道透视细节反腐的制度威力——

  9月5日,中秋小长假前一天,南充市政务服务中心主任杨积意召集单位各部门负责人开廉洁短会,告诫大家“要自律,千万别往枪口上撞”。

  9月4日,省纪委监察厅召开深入推进纪律检查体制改革会议,研究部署落实反腐长效机制建设;此前不久,省纪委监察厅网站“廉洁四川”开设“身正邀明月,清廉过佳节”举报专区,这是今年以来纪委继元旦春节禁止公款送贺年卡、端午节禁止公款买粽子后又一次“节点反腐”和“细节反腐”。

  高压态势下,反腐新招能否遏制过节公款送礼风?缺少了公款消费的月饼市场是否已理性回归?连日来,本报民情热线记者进行了多渠道调查走访。

  今年中秋未见礼品“福利”

  相比往年一到中秋节,许多单位竞相公款购买礼品发送职工的现象,今年鲜见此类“福利”。资阳市委组织部工作人员介绍,中秋节期间单位没有任何“表示”。成都市公安局刑侦支队技术处工作人员也介绍,单位没有发慰问品。

  过去,中秋节是不少单位和个人与公务人员“联络感情”的一个时间节点,“月饼中的腐败”恰恰蕴藏其间。宜宾市纪委党风室工作人员透露,往年一些单位宿舍门卫室的礼品堆成山,有些胆子大的甚至往单位传达室送。“今年中秋期间,市里好几个暗访组在各单位传达室蹲守。大家都反映,今年没啥送礼的,因为送了别人也不收”。

  记者从省青年旅行社等几家大型旅行社获悉,中秋期间,峨眉、青城等短线赏月旅行增多,报名以个人为主。省机关事务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也表示,中秋期间,所有不执行公务的公车都按计划封存,目前暂未接到有公车私用的投诉。

  平价月饼成市场主流

  9月8日,中秋假期最后一天,资阳家乐福商场的盒装月饼最高打出3折优惠,原价700多元一盒的月饼只需200多元。尽管如此,记者看到高档月饼专区鲜有人问津,相比10元钱一斤的散装月饼区人气很淡。

  类似的情形,早已在成都王府井百货、伊藤洋华堂等大型商场上演。9月5日,伊势丹商场的销售人员表示,月饼简直“卖不动”。在现场,记者看到标价798元一盒广州至尊鲍鱼月饼已打出5折优惠。“相对而言,198元和68元一盒的特价月饼走得好些。”销售人员说,直接做平价月饼会更好。

  相比商场,成都高端月饼厂商已提前开始谋求转型。

  9月5日,记者来到一直为总府皇冠假日酒店等星级酒店及高端餐饮提供月饼代加工的华庭月饼销售处。工作人员介绍,今年华庭月饼实行总量控制,产量只及去年同期的一半。“共推出6种月饼,价格从118元到598元不等,我们主要针对私营企业,两个星期前月饼已基本售罄”。

  在锦江宾馆,记者看到不时有人持券前来提取月饼。从销售人员的登记册上看,这些人大多以企业为主。当记者表示要团购月饼送领导时,正在一旁领月饼的某土建企业负责人相劝,“才发了文件的,没人敢收,可不能顶风作案,害人又害己哦!”

   让干部从“不敢乱来”到“不能乱来”

  目前我省针对过节公款送礼歪风正采取标本兼治措施,在重拳打击的同时,建立完善相关长效预防机制。记者调查发现,党员干部对公款消费月饼既“不敢为”也“不能为”。“两袖清风赏明月,全家团圆共婵娟”、“心中有廉,处处清风”……中秋前夕,省纪委向全省80万党员群发廉政短信,还专门开设举报专区并公布举报方式。

  这不是省纪委第一次开设举报专区。在今年元旦、春节等特殊节点,省纪委也开设了类似的“四风”问题举报专区。1-7月,全省纪检监察机关立案查办涉及“四风”问题案件1949件,处分1388人,省、市、县三级点名道姓内部通报或公开曝光典型案件817件。8月以来,与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同步公开曝光11起公款送月饼等违反“八项规定”精神案例,在干部中形成巨大震慑。

  相比震慑,更多地方纪委出台的新制度,让越来越多的干部从“不敢乱来”转为“不能乱来”。

  中秋期间,宜宾市违纪“随手拍”启动。“市民只要发现有公款吃喝、公车私用、公款购月饼等违纪现象,可直接向纪委举报。”宜宾市纪委党风室负责人介绍。

  早于宜宾半年,遂宁市蓬溪县开通“廉情快递”。“我们在每村邀请积极分子担任廉情快递员,在乡上建立廉情服务站,在县上设廉情服务中心,群众只要有干部‘四风’方面的举报,可以一路加急传到县上。”遂宁市纪委党风室负责人介绍,为遏制“月饼中的腐败”,中秋节前遂宁纪委已带头实行公务卡结算,“从源头控制公款消费”。

  郝爽 伏娜娜 本报记者 刘宏顺 陈松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