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得广厦千万间——平昌倾力打造高品质安置房纪实
2016-12-27 13:40:47 来自:四川报道网 编辑:周小西
四川报道讯(金洋)冬日的大巴山,笼罩在淡淡的薄雾中,显得格外清新和淡雅。
不久前搬进金安华府小区的平昌居民袁忠义打开自家居室的窗户,湿润的空气扑面而来。放眼望去,一片片树木郁郁葱葱,一幢幢高楼鳞次栉比,穿城而过的巴河静静地流淌,全然一幅安宁祥和的宜居美景。
金安华府
袁忠义是拆迁户, 搬进金安华府小区后,凭窗眺望成了他每天的习惯。“环境这么漂亮,心情也很舒畅,多年的梦想终于实现了。”袁忠义高兴地对记者说。
袁忠义仅仅是众多住进安置新房的居民之一。
居者有其屋,民生连民心。近年来,平昌县高度关注民生,坚持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两化”互动、统筹城乡战略,加快平昌城乡建设,优化城市土地资源配置和空间结构布局,进一步提升完善城市品质,提高人居环境质量和生活水平。同时,始终把安置房建设作为一项重大民生工程、攻坚工程摆在各项工作的首位,采取组团攻坚、媒体监督、强化考核、阳光公开等多种措施,全力抓好安置还房建设和分配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
据介绍,2012年以来,全县共拆迁房屋8200余户130万平方米,协议还房143万平方米;规划建设安置点24个共240.3万平方米,建设安置房15487套155.4万平方米,概算投资55亿元。截至目前,全县已开工建设安置还房项目20个,建筑总面积188万平方米,建设安置房13108套,概算投资45亿元,其中已全面交房的项目13个,部分交房的项目2个,即将竣工交房的项目4个,正在抓紧推进的项目1个。
安置还房项目——黄滩坝
安置还房项目——两江国际11、12号楼
安置还房项目——江口明珠
规划引领
安置房选址“多点、就近、方便”
平昌县地处四川东北部、米仓山南麓,境内面积2229平方公里。其老县城曾是全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繁华的水运码头曾汇聚了南来北往的客商。但是,随着平昌经济社会的发展,其用地指标不足和基础设施建设落后日益凸显,因此,疏缓旧城密度、拉大城市框架,加强人居环境建设、拓展发展空间迫在眉睫。
作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秦巴山区连片特困地区县、川陕苏区革命老区县、全省首批扩权强县试点县,为解决发展中出现的不平衡问题,推进平昌经济社会不断发展,2011年,平昌县委、县政府决定,扩城增容!按照“南拓、北制、东保、西优”的城市发展战略,实施统筹规划,跨河开发建设金宝新区,把金宝新区作为统筹城乡的动力源、“两化”互动的试验区、开放合作的新高地、创新发展的增长极。并迅速组建攻坚团队,按照“产城一体”的思路,加大金宝新区旧房拆迁与安置房建设力度,大力实施招商引资,金宝新区“两化”互动、统筹城乡“攻坚战” 由此打响。
平昌老县城和金宝新区隔河相望,直线距离约300米。过去的金宝只是一个偏僻的乡场,一条坑坑洼洼、仅5米宽的柏油路穿境而过,大片土地杂草丛生、砾石遍布。建设金宝新区和旧城棚户区改造“攻坚战”打响后,根据规划,将拆迁房屋8200余户130万平方米,协议还房143万平方米,规划建设安置点24个共240.3万平方米,建设安置房15487套155.4万平方米,概算投资55亿元。
安置还房项目——金宝2号
安置还房是全县的重大民生工程,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事关社会和谐稳定。如何将安置房项目建成民心工程,让人民群众满意?为此,平昌县委县政府要求,要把拆迁安置群众的利益摆在最重要的位置,充分考虑到安置群众的现实需求,以规划为引领,坚持政府主导,合理利用城市土地,优化城市空间布局,使安置房项目选址更加科学、合理。按照“多点、就近、方便”的用地选址和划拨方式供地原则,及政府投资、统一规划、合理设计、综合配套的原则,积极、稳妥、有序地推进新区拆迁安置房建设工作。同时科学设计户型,优化建设标准,提升安置房的整体品质。
全县安置房规划图
精心管理
打造高品质民心工程
九层之塔,起于垒土。为了切实强化工作保障,顺利推进安置房建设,该县成立了安置房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组建安置还房推进办公室、安置还房分配管理办公室和安置还房建设督查办公室,负责安置还房建设工作的领导、协调、分配和督查工作。实行县级领导联系制度,每个安置还房建设项目落实一名挂联县级领导,并抽调2-3名工作人员组成攻坚小组,配合挂联县级领导开展协调、督查工作。建立经费保障机制,将安置还房建设工作经费100万元纳入财政预算,并根据工作实际进行调整。
平昌县安置房建设工作专题会现场
同时,该县高度重视安置项目的招商引资工作,各相关部门齐心协力、想方设法为项目审批简化程序。2012年,坚持政府主导、多元投入,采用BT模式引进宁泰等6家投资公司,为安置房项目建设提供了资金保障。
2012年11月,安置房项目陆续启动。该县要求,各企业要以更强的力度、更高的标准,精心管理,以一流的精品工程赢得民心,让广大拆迁群众早日住进新居,向全县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责任大,任务重。为推进工期进度,该县安置还房推进办公室成立了3个工作小组,协同各业主单位,与投资、施工企业一道,坚持紧盯目标,倒排工期,限期交账。投资、施工企业按照时间节点,科学制定施工方案,合理组织施工,加快推进项目建设。县安置还房推进办公室、业主单位比照倒排工期进度表,加强跟踪服务,确保项目建设加快推进。严格合同履约监管,协调解决企业具体问题,确保工程建设顺利推进。
领导现场集中解决突出问题
决战安置房建设,全县上下 “干”字当头,项目施工如火如荼。
为给安置群众打造更宜居环境,新区规划建设坚持“三个先行”的原则,即安置房建设先行、大型基础设施建设先行、公益项目建设先行。在建设安置房同时,紧锣密鼓地推进道路、公园绿地、公共停车场、学校医院等公共活动空间和公共配套设施建设,以提升区域功能品质。
在平昌百姓眼里,如此大规模建设几十年来还是头一回。巴河两岸,铺展着轰轰烈烈的建设画卷:车水马龙、机器轰鸣、塔吊林立;一片片低矮破旧的土瓦房彻底消失,一幢幢别致的安置新房拔地而起;一条条新修的道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一块块新建的景观绿地生机盎然,让人心旷神怡。
家住金安华府10栋2单元401的牟喜帮告诉记者:“这几年变化真是太大了,能住进新的社区、住上新的楼房对我们老百姓来说是最幸福的事。”
截至目前,全县已完成拆迁8200余户共130万平方米,开工建设安置还房项目20个,建筑总面积188万平方米,建设安置房13108套。经拆迁,平昌县城新增可利用土地面积达到18平方公里。
阳光分配
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
安置还房如何分配?如何使8000余拆迁户基本达到户户满意?这是摆在平昌政府面前的一大“考题”。
“在安置还房分配工作中,公开、公平、公正是我们必须坚持的原则。为切实抓好安置还房分配工作,县政府成立了安置房分配管理办公室,负责指导各辖区安置房分配和直接参与金宝片区安置房分配,并出台了《平昌县征地拆迁安置还房分配管理实施办法》。安置房分配管理办公室下设综合协调、身份确认、摇号分配、账务结算、房屋交接、监督公证、安全保障、后勤服务、政策咨询9个小组,具体负责实施安置房分配工作。”平昌县金宝新区管委会党委委员、副主任兼平昌县安置房分配办公室主任杜寿和向记者介绍说,截至目前,县安置房分配管理办公室指导开展了信义河下、星光工业园二期970套安置房分配工作,直接实施并完成了金宝片区8个安置点7600套安置房分配工作。
安置房电脑摇号分配现场
公平公正才能赢得民心。为实现阳光操作、有序分配,该县加强安置还房分配政策宣传,让回迁群众充分掌握安置房分配的政策规定、程序办法。并以《拆迁补偿安置合同(协议)》、《安置房调整确认书》为依据,采用电脑分两次摇号进行分配,分配现场安装监控进行全程录像,纪检、公证机关全程参与,确保安置还房分配工作始终在阳光下操作,有效杜绝了分配过程中弄虚作假、优亲厚友和违规违纪现象的发生,做到了依法依规分配,赢得了广大群众的好评。截至目前,已顺利分配安置房8570套,超过建房量的65% 。
安置房分配公证现场
随着旧房拆迁、安置还房建设的不断推进,金宝新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显现出"宜居新区、商贸园区"的雏形。按照规划,金宝新区将形成包括黄滩坝、金宝、五一、何家坪-马家坪四大组团,重点发展文化、商贸、金融等产业。建成后,新老县城将相辅相成,共同提升平昌城市综合品位。目前金宝新区已在五一、竹园、黄滩坝等8个社区配套有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以及卫生院。社区还组建了老年大学和老年活动室,小区住户有了更多的休闲娱乐空间。
金宝新区已建成安置房小区全景
新环境带来新生活。从低矮的土瓦房搬进电梯高楼,百姓住得舒心、住得安心、生活得有信心。“厨房、阳台、卫生间,还有专门的客厅和卧室,真没想到这么快就能住上宽敞明亮的楼房。”袁忠义言语间满是兴奋,“以前我们一家挤在狭小的老房子里,早就盼着能改善居住环境了,是政府圆了我家的安居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