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四川报道网 当前时间:                              
www.scbdw.cn

地方: 成都 绵阳 德阳 自贡 攀枝花 泸州 广元 遂宁 内江 乐山 南充 宜宾 广安 达州 巴中 雅安 眉山 资阳 阿坝 甘孜 凉山
问陶桂花镇
2015-07-03 13:54:49 来自:四川报道网 编辑:彭娟
     土溪河(古蜀杜宇河)沿龙门山脉顺流而下,流经的第一个小镇就是桂花镇。这里紧邻都江堰,川西旅游环线和新彭白公路在镇域内纵横交错而过。这里的土质质地细腻,拉伸力和抗压力都很好,是公认烧制陶器的最佳原料。

     桂花镇素有“西蜀陶艺之乡”的美誉,其土陶传统制作工艺是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至今已有500多年历史,现存桂花镇的龙窑窑址,就是嘉靖年间当地人烧陶制陶的有力见证。《彭州志》记载,在公元1523年(明嘉靖二年)这里就已经有了一定的规模,而且当时在土溪河畔就建立了第一座官窑,也被称为嘉靖窑。从烧制土陶的民窑数量来看,清光绪年间,桂花镇有烧制土陶的民窑数十座,所烧制的日用品和琉璃瓦造型优美、质地精良,远销川西各地。清宣统二年,规模进一步扩大,发展到大窑3座、窑户40余户、产品多为缸、坛、盆、罐和庙堂饰品等。民国三十七年的统计数据更为惊人,达到大窑7座、小窑50余座、窑户100余户、从业工人260余人,产品除销往雅安、重庆、西昌等地,还远销至甘肃及山西等省外地区。

     铺垫了这么多,也许你对桂花镇还不熟悉,但你的生活中却早已渗透进了桂花土陶的身影。如果你生活在四川,你家中的泡菜坛子、花盆,你出行参观看到的很多名胜古迹的墙瓦、脚砖,它们其实或许都来自桂花镇。

     如今在桂花镇颇具规模的土陶企业已有40余家,土陶产品也从最早的单一陶器发展为七大系列:日用陶系列、园林陶系列、琉璃陶瓷系列、灰陶系列、高浮雕壁画、彩陶系列、文物复制和仿制,产品遍及生活、建筑、艺术等多个领域,桂陶的从业人员已达6000余人,年产值2.3亿余元。桂花镇几乎人人懂陶艺,家家从事陶艺工作。桂花镇以其独特的文化优势已成为陶艺特色文化新农村。

水、火与土的艺术
     桂花土陶制作承袭传统技艺生产的土陶罐、盆、缸、坛经久耐用,品质优良;土陶脊、瓦、垄、滴水等是仿古建筑的上好材料,同时,桂陶制作工艺也对现代制陶工艺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桂陶传统制作工艺十分复杂,从选料、踩泥、锯泥、制坯、锤坯、施釉到烧制,一个都不能少,尤其是泥料的选择和发酵相当关键。

     桂陶的生产原料是酸性黄色黏土,陶泥的发酵、柔性韧性、凉坯的湿度、烧窖的火候等是关键的生产技术。制陶工人使用铲、刷、锯、弓、锤、刀、槌、轮盘等相关器具,经过选料、踩泥、拉坯、锤坯、烧制等完成主要工艺流程。烧制时温度在摄氏1000度左右,掌握烧窑技艺的陶工,需要有非常熟练的经验,有人把这一操作工艺誉为“火的艺术”。

     桂陶以全手工制作盛名,烧成的陶器独一无二、风格古朴、造型典雅,但产量十分少。传承人之一兰章树介绍说,一个1米多高的无花纹陶罐,打坯大概要2天,装窑到烧制完毕大概要4天,很难满足批量生产的要求。一个高2米左右、带普通花纹的工艺花瓶,一般售价在四五千元左右。

      如今,部分桂陶生产已引入现代化的生产技艺,更加注重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对生产者的水、土、火三大要素资源经反复研究和技术改造,把过去的土窑、蒸子窑改成现在的梭式窑和隧道窑,燃料由煤改成清洁能源天然气,并通过3G网络平台由电脑掌控整个过程,不仅大大降低工作强度,还极大缩短生产周期,过去烧制一窑需要20多天,而现在则最快不到2天。

现代技术引入的同时,或许也会使新鲜的血液注入这门古老艺术中,使之兴旺不灭,源远流长。


乡土、雅致与重情的艺术
      桂花土陶以其古朴典雅的风格,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青睐和赞赏,曾经入选2008年奥运会指定工艺品赞助商,邓小平故居陈列室就选用了桂陶的青筒瓦,此外,四川巴金文学院,成都武侯祠、锦里一条街,西藏博物馆,广元凤凰山公园的“百鸟朝凤”等知名建筑物和构筑物的建造和维修中,桂陶系列产品展现出良好的品质。

      建筑用的土陶脊、瓦、垄、滴水等仿古材料,既有美学的意味,又有遮风避雨的实用价值。日常生活中的土陶罐、盆、坛,则是多么朴实和温馨,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点缀。桂花土陶产品中的泡菜坛,广泛地流行于川西平原的千家万户,为普通群众带来了寻常人家的口腹之乐。这种肚大颈小的传统老坛,为酸菜提供一个呼吸畅快的环境,泡出的泡菜,香气袭人、清脆甘爽,且水质经年不坏,时间越长越是香浓,堪称泡菜坛中的一绝。

     此外,桂花土陶的龙盆亦闻名遐迩。顾名思义,龙盆就是在花盆上有一条龙,龙盆必须要有经验的师傅才能做得出来,最难的是上面的雕花,要经过堆、画、剔、嵌等工艺细活,才能做出一条栩栩如生的龙。盆子釉色光亮,表面细腻光滑,敲一下,清脆悦耳。用这个盆栽种植物,不仅能够衬托出植物的气势,还能显示出独特的川西文化底蕴,很多花卉爱好者都很喜欢。
“来去匆匆过里门,幼时城郭半浑沌。白发自觉乡情重,不惜迢迢买瓦盆。”这是从彭州走出去的革命家、诗人和书法家李一氓先生回彭州探亲时写下的诗句。

细究之,才知道这里还有一段佳话。1982年,李一氓先生携夫人王仪回家乡彭州时,对桂陶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时任彭县县委办公室主任的张文斌负责接待,他回忆道:“那次他回来,先去南街的影剧院逛了逛,然后就去了东街的故居。从故居出来,他在一家卖桂陶的门市部前停下了脚步。平时他喜欢种花养草,而桂陶也是彭州的传统工艺,他很喜欢用桂陶做的花盆。”看到心爱之物,李一氓饶有兴致地赋了上面这首诗。诗中有浓浓的乡情,也不乏对桂陶的钟情与喜爱。

     不过,虽然很喜欢桂陶花盆,但李一氓夫妇年事已高,花盆太重不便携带,因此他们并未买下花盆。为了弥补这一遗憾,在一次赴京办公时,彭县为李一氓送去了四个桂陶花盆。后来,先生专门为此事给时任彭县公安局局长的冯志安写了一封信,执意要还买花盆的钱。不知道如此情意深重的花盆,李先生会否用它们来种下几株兰花呢?

       传统、现代与不老的艺术

      桂陶人传承下来的不仅仅是陶艺制作,我们甚至还可以看见这门古老技艺的历史见证。在桂花镇双红村,一座始建于明代的窑洞,因其依山而建,形状如弯曲的飞龙,故得名“龙窑”。这条仿佛在山坡上栖息的巨龙,每当窑内火焰升腾时,巨龙就乘着烈焰飞跃而起,纵身于云端。龙窑曾在地震中被震垮,今已修复,熊熊窑火再次点燃,得以“龙颜不老”,被尊为见证桂陶起源与兴旺的“活化石”。
桂花镇人每年都要举行祭龙窑点火仪式:春节后开工的头一天,祭窑师身着祭窑古装,设坛、杀鸡、祭酒,四方相邻齐聚——他们深情地叩拜,渴望把虔诚与希望烧制到产品里,让烧出来的桂陶多几分灵气。

      桂花土陶的制作中,也以这龙窑最为著名。龙窑是中国古代陶业工人的非凡创造,其特点是利用自然山坡建造和火焰自然上升的原理,烧出成品。据不完全统计,现今在我国保存完整的民国以前的龙窑仅有6座,而桂花镇的龙窑可以算其中的佼佼者了。桂花龙窑可烧制高1-2米、围长1米大的陶罐和陶缸等特制器物,从独具远古风彩的土陶器到现在的釉下彩和新式景观陶艺,在这里都可以见到。这里是泥土的炼场,是陶艺的天堂,烈火与泥土在这里获得了完美的结合。所以,桂花龙窑的原始魅力和制作基地近年来不断地吸引着来自全国各地的陶艺家、陶瓷研究者和美术院校的学生前来考察和创作。2002年,四川省美术家协会陶艺家专业委员会在此设立了创作基地和陶艺研究中心,四川美术学院等高等院校也在此建立起了长期的教学研究及实习基地。

      随着陶艺市场不断发展,目前桂花镇的陶艺产品遍及生活、建筑和艺术等领域。近年来,为进一步发展陶艺产业、传承“非遗”文化,当地政府不但编制了陶艺教材,建有“非遗”文化馆、陶艺文化广场、土陶数据库,还建立了土陶陈列室、传习所、大中专院校土陶艺术实验基地等,并通过举办陶艺文化艺术节、到国内外参展、开发新产品等营销推广和提档升级方式,进一步增强陶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向世人更好地展示桂陶的悠久文化,更充分地呈现这项“非遗”内在的厚重与外在的神韵。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