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江县宝石初级中学:鹰击长空,再创辉煌
2016-07-21 10:40:18 来自:四川报道网 编辑:周小西
四川报道讯 开江县宝石初级中学地处川东第一水库——宝石湖畔,依山傍水,环境优美。属九年一贯制学校,是“达州市文明单位”“依法管理示范学校”“现代教育实验校”。学校现有23个教学班,学生1200余人,在编教师69人。

初2016级22名同学被开江中学特优班提前录取
近年来,该校将学校长远发展与文化建设进行框架性思考,把核心价值的追求锁定在“人”——对人的生命的启迪、润泽和尊重,积极探寻教育本源的回归,将理念融入实践,借用张文质先生的“生命化教育”一词,依托宝石湖地方特色和学校优质资源,提出了“生命化教育”校园文化。
该校从生命化教育理念出发,在认真梳理、甄别、传承校训、办学理念的基础上,重新确立了“开启智慧,润泽生命”的校训和“以人为本,润泽生命,崇尚个性,追求发展”的办学理念。“生命化教育”充分体现了该校对教育本质的理解和品牌的追求,意在让宝中学子在静谧的宝石湖水泽润下饮水思源;让充满生命活力的教育遍布校园,让每个宝中学子沐浴在教育人性的光辉之中,明了人生的意义,追求美好生活和幸福人生,并使生命得到成全。
诵读国学经典,培育时代新人
该校以“生命化管理、生命化教学、生命化活动”为抓手,积极构建生命化教育课堂,营建促进学生生命成长的校园文化,重点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动态生成和关注教师课后的反思与课堂结构的重构,让每一位教师耐心细致地去善待每一个孩子,以足够的教学智慧开启孩子们的智慧之门。学校以良好的校纪班风,过硬的教学质量,优秀的师德师风,受到了宝石人民乃至讲治片区所有家长的认可和广泛赞誉。本学期,在邓校长狠抓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教育下,学校面貌更是焕然一新,学生的行为习惯得到了培养和加强。操场、教室、过道、寝室的打扫几乎能做到纤尘不染,为全校师生创造了更为舒适的生活、学习、工作环境。十几年来,宝石中学为上一级学校送去了一批批高质量的初中毕业生。
注重领导班子建设与健全
通过岗位提高培训、参观学习,提拔年轻人等方式,构建了一个开拓进取、决事民主、行事雷厉、奋发向上的班子集体。团队工作,以前是我校的一个弱项,团队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今年学校专门设立团队办公室,由专人负责,组织了学生会,每天坚持由学生会代表巡查各班级各寝室卫生的打扫和保持情况以及组织纪律遵守情况。让学生自己管自己,既培养了学生的主人翁意识,也锻炼了他们的组织能力,收到了良好的协助管理效果。

学校艺术团参加县上文艺演出,与县委领导合影留念
科学民主 人性化管理机制
宝石中学邓旭校长注重管理的人性化、民主化。在全校教师会上,他传达的基本理念就是“以健康为前提,尽职、尽责、团结、协作、愉快地工作”。在此基础上建立健全了考核机制,奖优罚懒,多劳多得。并承诺也即将实现中午为所有老师提供工作餐,完成了老师们多年来的夙愿,得到在校老师们的一致好评。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教务处针对教师对新课程理念吃得不透、课堂效率相对低下这一情况,制定了“高效课堂”校内点课赛活动,提高了教学水平,促进了教育教学工作的稳步发展。在广泛征求基层意见的基层上,研究制定了《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将工作细则打印出来人手发放一份,对照自己工作中的备教批辅日常工作,在质量与数量上是否到位,并由校领导和教研组长每月按时检查。按邓校长的话说“我们自己的工作自己做。检查不是我们为难你,你没有按质按量做好,是你先为难我们。”全校教职工的职业意识得到了加强,本期教师的各项工作受到了上级主管部门的肯定与表扬。同时,把建章立制的硬管理同人文精神的软管理结合起来,坚持领导带头,值周老师按天轮换,提高了工作效率;坚持校务公开,制度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努力营造民主和谐、团结向上的工作环境。通过这半年的齐抓共管,我校教育教学工作的管理更加规范化,必将会促进我校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在本年度里,初三毕业班共有22人提前考出A+1成绩并升入开江中学衔接班,优生率居全县同类学校第一名。

诵读国学经典,培育时代新人
关注学生全面发展 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
多年来,宝石初中不仅注重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对学生在艺术方面、科技创新能力方面的培养也丝毫没有松懈。学校一年一度的艺体节是全校师生展示自我、超越自我的艺术盛宴。一些优秀的艺术作品、艺术团体还应邀参加了市县级的比赛。学校的女子篮球队在县艺体节上屡创佳绩,学校舞蹈队参加开江县2016年精准扶贫文艺演出,表现突出,受到了上级领导的一致好评。县长李逢友同志亲切地与小演员们合影。学校还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市、县科技创新大赛。2013年以来,学校选送的科技小发明作品达20余件,科技论文10余篇,科幻画30余副,他们用灵巧的双手、独特的创新思维向世人展示,农村学校的孩子照样是“十八般武艺”样样通。
成立留守儿童之家 “我们就是孩子们的爸妈”
宝石初中地处边远山区,村民的经济来源主要依靠劳务输出。改革开放活了经济,也在一定程度上苦了我们的孩子。据统计,宝石中学百分之七十以上为留守儿童。为了让这些孩子在心理上健康成长,感受到家的温暖,学校多举措、多渠道开展留守儿童关爱活动。学校成立了“留守儿童之家”,每名教师定点帮扶五到十名留守儿童,并定期家访,形成记录。与学生家长建立微信群,让在外地打工的家长密切了解学生在学校的表现、思想动向,做到家校共育。这一活动还得到了一批退休教师的支持,他们自发地回组织报到,义务充当“留守儿童之家”的“爷爷”“奶奶”,充分利用他们多年来的教育教学经验,给这些平时缺乏关爱的孩子带来了家的温暖。2015年冬季,学校老师自发捐款捐物,为留守儿童送温暖,学校政教主任谭本勇的母亲年逾六旬,还戴着老花镜为孩子们亲手制作了四十多双棉鞋。2016年4月,学校被开江县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授予“开江县‘六好’关工委”。
国学经典进课堂的德育实践
宝石中学始终以德育为首,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实行全员德育的管理制度,把经典国学引进课堂是本学期一大亮点。国学经典穿越千年时空,承续中华文明,国学需要传播,经典需要普及。青少年时期是人生观价值观及思想意识启蒙和形成的重要阶段,学校通过每周国学经典诵读活动让中小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念,同时对于预防中小学生心理问题的出现和犯罪低龄化也能起到一定的作用。对他们进行国学经典的学习,一方面提升他们的审美观,另一方面建构起他们正确的价值体系,从而形成完备而健全的人格。这是应该可以预见的,必将收到良好的德育效果。
光荣与梦想同行,辛劳与汗水铸就辉煌,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目前宝中正加大力度进一步绿化、美化,扩建校园。在邓旭校长的带领下,立足原有优势,谱写新篇章,教学更上一层楼,是全体宝中人不变的追求。不久的将来,这里将成为宝石湖畔一颗更加璀璨的教育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