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四川报道网 当前时间:                              
www.scbdw.cn

地方: 成都 绵阳 德阳 自贡 攀枝花 泸州 广元 遂宁 内江 乐山 南充 宜宾 广安 达州 巴中 雅安 眉山 资阳 阿坝 甘孜 凉山
记开江县甘棠镇中心小学全貌
2016-05-03 14:23:15 来自:四川报道网 编辑:向经纬
开拓创新 铸一流名校

——记开江县甘棠镇中心小学全貌
 
     四川报道讯  甘棠镇中心小学位于“巴山小平原”的开江县,地处开江枢纽开(江)任(市)公路旁、开江县后厢大镇甘棠镇的中央。学校创办于1917年,占地面积14000平方米,校舍面积5500平方米,现有43个教学班,学生2600余人,在编教师116名。历经百年风雨沧桑,学校现已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其优秀的师德师风、一流的办学水平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这里环境幽雅、鸟语花香,文化长廊和艺术墙是一道美丽的风景;这里校园文化底蕴深厚、管理规范,素质教育实施堪称农村学校的一面旗帜!学校遵循“追求生命的精彩”的校训,形成了团结和谐、爱校如家、教学相长、努力向上的校风,形成了甘为人梯、堂堂正正、晓之以理、学无止境的教风,形成了甘苦以乐、堂正做人、晓日向上、学以致用的学风。

 

学校课间操

     “每一次跨越,都离不开起跳的背影;每一个梦想,都离不开时代的召唤!”谈起甘棠镇中心小学的发展,校长胡尚军忍不住由衷地感叹。
百年沉积 “甘棠文化”底蕴深厚

 
     甘棠镇历史悠久、钟灵毓秀、精英层出,是著名的文化之乡。学校传承底蕴深厚的甘棠文化,确立了以“甘棠遗爱,生命传芳”作为学校文化建设主题,走出了一条发展特色学校之路。
 
     甘小人以“甘棠树”为载体,赋予甘棠文化以新的内涵。学校弘扬传统文化,并将地域文化与学校教育有机结合,通过实施“生命教育”方略,创建阳光、绿色、健康校园,为师生的共同成长营造环境、搭建平台、提供舞台。
 
     近年来,学校以开展“生命教育”“健康教育”为突破口,让教育回归于本源,表达对生命状态的关怀,对生命情调的追求,使师生更好地体验和感悟生命的意义。
 
     宏大的规模 优美的环境
 
     优美的校园环境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保证。学校高度重视“环境育人”的功能,加大绿化、美化、净化的力度。在校园里,绿树花草谱写了翠色欲流的交响乐,鸟语花香描绘了多姿多彩的篇章,形成了学校独有的文化氛围,滋润着学生健康成长。学校在加大校园绿化的同时,硬件设施建设也日新月异。近年来,学校兴建了综合楼,建立了美术室、音乐室、实验室,图书室。2015年,位于甘棠镇粮站新中心幼儿园的建立进一步扩大了学校规模。
 
     学校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加大了信息技术设施设备建设。建立的多媒体教室能容纳200余师生学习,形体训练室、计算机网络教室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学习天地。还建立了功能齐全的多功能阶梯教室、计算机网络教室、电子备课室和语音室,建起了校园网、远程教育接收站和校园广播网系统,“班班通” 电子白板现已连入每个教室,实现了资源共享。
 
     先进办学思想 科学管理学校
 
     在学校领导的带领下,甘小加强了领导班子建设,以“协作共事、以人为本、民主务实、传承创造”为领导作风,严格遵循教育规律,坚持“以校为本、以人为本”的管理意识,明确了“德育为首、全面育人”的教育宗旨,坚持“依法治校、文明建校、质量立校、科研兴校、效能强校”的办学思路。学校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全面落实课程标准,以“追求生命的精彩”为校训,以 “团结协作、思远主动、务实积极、兼善敏锐”为干部培养目标,实行“民主化”“科学化”“人性化”的管理,鼓励每一个教师卓有成效地工作。
 
     学校还立足于本校实情,高瞻远瞩,提出了“让每一个孩子都享受成功的喜悦,让每一位教师都拥有创新的舞台,让每一个家庭都得到满意的回报”的办学目标,拟订创建了“一体双翼”特色学校的规划方案——以素质教育为主体,以艺体教育、科技教育为双翼的素质教育思维构架。
县委常委、宣传部长黄龙德(左)和县教科局局长蒋伟视察学生营养餐
     艺体教育与科技教育
 
     艺术教育工作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艺术教育在开发学生潜能、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学校坚持“全面+特长”的指导思想,开展了音乐、体育、美术、舞蹈、田径、书画等课外艺术教育活动,并取得突出的成绩。学校的文艺节目《童趣》《惜水》获一等奖,《红军的孩子》获得特等奖。
 
     学校把加强科技教育,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作为重要工作来抓,努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学校坚持在学科教学中渗透科技教育,使课堂教学成为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主渠道,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探索。在历届县、市、省科技创新大赛活动,师生420余件作品在各级获奖。
 
     创新德育途径 切实做好安全工作
 
     “德育为首,五育并举”,育人为本是学校管理的灵魂。学校以养成教育为突破口,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结合“五爱”教育、法制教育、文明行为习惯养成等,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利用班队课、升旗仪式等活动对孩子们进行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对他们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民主法制和艰苦奋斗的教育,并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开展革命传统教育、“珍惜生命、享受平安”安全专题教育等活动,使孩子们在喜闻乐见的活动中提高认识,促进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甘小以“和谐发展,安全第一”为指导思想,成立了综合治理领导小组、学校日常治安巡查队、学校安全教育小组、学校安全检查小组等组织机构,为学校安全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学校经常组织人员对学校安全工作的各个环节进行了大规模、拉网式全面排查,及时整改问题。与此同时,通过宣传大力强化安全意识,营造了“人人讲安全,处处讲安全,事事讲安全”的浓厚氛围。每期层层签定安全责任书,实行“谁主管,谁负责”“一岗双责”的责任追究制度,建立“安全目标任务”和“考核奖惩制”。
 
     加强校本培训 夯实发展的“源头活水”
 
     学校发展的关键在于教师,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才能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学校坚持“以人为本,一切为了学校的发展”,多次召开行政会及教职工代表大会,拟定了《校本培训实施意见》《学校教职工考核细则》等规章制度,实行校本培训的“四挂钩”。
 
     学校确立了校本培训工作的总目标:建设一支品德高尚、基本功扎实、整体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为促进目标的有效达成,学校加强了对校本培训的管理,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教务处、政教处、办公室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校本培训领导小组,各组分工协作,共同负责校本培训工作。学校培训的内容主要有课改理论的学习、课堂教学艺术的探讨、教师教学的经验、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信息传递、教师职业道德和情感的深刻体验等。
 
     几年来,学校校本培训效果显著。学校现有116名教职工,已取得本科学历56人,专科学历37人,占所有从教人员的80%,有达州市学科带头人4人,达州市骨干教师7人。

甘棠小学2012年学生冬季运动会
     抓实教学 坚持在过程中提升质量
 
     教学质量是学校生命线,甘棠镇中心小学一直以来以教学为中心,坚持在夯实过程中提升质量。先后拟定了《教学常规检查制度》《教学常规奖惩细则》等规章制度,实行教学过程“精细化管理”,对教师的“六认真”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对完成的情况进行量化评分,并与教师的绩效工资挂钩。学校开展多样的教学活动,开展了“新进教师讲汇报课,骨干教师讲示范课,优秀教师讲观摩课”,并实行推门听课,还开展年级组、教研组“竞赛课”活动,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学校每学期都拟定科学的教学计划,制订详细的教研组活动计划,每周组织开展教研组活动,鼓励和引导教师积极参加课改实验,交流教学心得。为提高毕业班教学质量,多次召开六年级教师、班主任会议,加强了毕业班工作的研讨,不断总结经验,找出差距,制定了狠抓中等生、不放弃学困生、力保优等生的策略。
 
     近年来,甘棠镇中心小学教育教学质量显著。学校先后荣获“义务教育三•三分段管理(6年级)学科教学质量综合评估一等奖”“教学质量(中心校类)一等奖”“开江县学校办学水平综合评估一等奖”“教育工作目标任务完成奖”“开江县教学质量升位奖”“办学目标考核小学一类二等奖”“办学水平目标考核优秀奖”等。
立足科研 在反思研究中成长

 
     学校坚持“科研兴教、科研兴校”,完善教育科研管理办法,扎实开展教育科研工作。根据学校校情,科学管理,有效实施,充分发挥教科研的先导、服务功能,深入开展教学研究,用课题研究有效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学校科研氛围浓厚,促进了师生发展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并取得了不凡的成果。学校已结题的县、市科研课题7个,现有在研市级科研课题2项、省级科研课题1项。结题的科研课题中,课题《农村小学数学教学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实践研究》获达州市教育科研优秀成果一等奖;课题《现代教育技术与农村小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研究》获达州市一等奖;课题《现代信息技术与农村小学语文教学整合的研究》获达州市第十四届电教科研成果一等奖。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几年来,甘小先后荣获“四川省教师职业技能示范学校”“四川省孩子们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研究实践基地”“达州市示范小学”“达州市校风示范学校”“达州市依法管理示范学校”“达州市现代教育技术示范学校”“达州市卫生单位”“达州市文明单位”“达州市模范教工之家”“达州市巾帼文明岗”“达州市孩子们科技创新大赛优秀组织单位”“达州市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开江县德育工作先进单位”“开江县孩子们科技教育示范学校”“开江县规范教育收费示范学校”“开江县绿色学校”“开江县平安校园”“开江县无毒学校”等殊荣。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