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四川报道网 当前时间:                              
www.scbdw.cn

地方: 成都 绵阳 德阳 自贡 攀枝花 泸州 广元 遂宁 内江 乐山 南充 宜宾 广安 达州 巴中 雅安 眉山 资阳 阿坝 甘孜 凉山
乘劲竹文化之风 扬教育改革之帆
2015-11-24 16:49:22 来自:四川报道网 编辑:向经纬


——记开江县回龙镇中心小学

      四川报道讯(何栋顺 蒋芯宇)这是一个让梦想飞翔的地方,这是一方为生命奠基的圣土。这里传统与现代融合,科学与人文交汇,诗意与画境和谐。这里是被誉为育人摇篮、智慧殿堂的“达州市示范小学”——开江县回龙镇中心小学。

      回龙镇中心小学,位于开江县西北部,距县城15公里,学校的前身是回龙乡义学,始于1828年,1906年撤义学,兴办初级小学堂,1940年实行国民义务教育制,1950年由回龙乡人民政府接管,学校改为完全小学。占地面积33886平方米,建筑面积7863平方米,下辖2所村小,中心幼儿园一个。

 

春笋楼

      活力回小:劲竹文化铸新篇

      该校地处有“古战场遗址和万亩竹海”之称的峨城山西南麓,学校依竹山而建,围合成庭院式聚落,其建筑顺山势而逐次递升,上下三停,萧萧竹林,气象开阔,清幽博雅。

      该校以竹为载体,取竹坚韧、劲拔、凌风而劲、虚心有节,外化为人格的尊严、操守、高节的文化形态和价值理念。师生做到虚心劲节、修身向上,以“重细节、懂礼节、养气节”“三节”精神来培育懂得关爱自己,关爱生命,关爱他人;懂得感恩,回报社会,奉献社会,符合时代特征的综合型人才。

      学校“三上三停”布局合理,文化底蕴深厚,具有浓厚的书香气息。教育教学设施设备完善,拥有1间多功能演播室、19间网络教室,3个图书藏书室和2间阅览室,电子钢琴室1间,电子琴室2间,音体美器材保管室1间,语音室、美术室、形体室、科学实验各1间。风景秀美的校园和先进齐备的教学设施为学生的成长和学校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学校领导班子以身作则,办学方向明确,富于民主、团结精神,形成了“团结、拼搏、奉献、成功”的回小精神。学校有一支为人师表、恪尽职守、业务精湛的教师队伍,教师学历达标100%,有国家、省、市优秀教师各1人;四川省骨干教师3人,达州市学科带头人3人,达州市中青年骨干教师13人;中学高级教师4人,小学高级教师人数26人。

      回龙镇中心小学在厚重的历史传承中,确立了“静以修身,成长有节”的办学思想,以“重细节、懂礼节、养气节” 为校训,形成了“知礼仪、懂感恩、善表达、求上进,争做阳光情智少年”的培养目标,生成了“理解、宽容、激励、赏识”的管理特色。

      学校历经几代人发展历程,已先后被命名为达州市示范小学,达州市现代教育技术示范学校,达州市依法管理示范校,达州市实验教学示范校,达州市教育科研示范校,达州市安全管理示范校,达州市语言文字规范示范校,达州市最佳文明单位。四川省推行《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优秀学校,四川省绿色学校;四川省德育工作先进集体,四川省模范教工之家,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十一·五”电影课实验校,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布点校,全国体育彩票基金农村青少年宫。
 

劲竹楼

      创新回小:劲竹文化抓育人

      回龙小学在竹“遇风而劲、虚心有节、绿色奉献”文化精神熏染中,沉淀了200年办学历史,形成劲竹文化教育特色。

      一是强化教学精细化管理,构建学校生命线。教学工作是学校的生命线,构筑卓越的教育品牌,离不开规范的、科学的、精细化管理。 

      强化教学常规管理,细化教学操作,强化质量意识,实施以人为本,发展学校内涵,进一步打造劲竹书香校园。以“抓两头、促中间”的教学管理实现人的发展目标,建立了教师个性成长记录档案。在实施素质教育,科学育人的教学管理要求上,教师坚持说普通话,书写规范字;开展赛课活动,并评出合格课;推行课堂改革,实施高效课堂,开展“群文阅读”展示课,“习作”赛课活动;积极参与教育局组织的“点赛课”活动,黎文老师执教《勇于说和善于听》被评为优质课。培训教师示范课及新进教师汇报课活动,并邀请了县教育局进行视导。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优化了课堂教学结构,变革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从而形成求真务实的教学风格,提升了教师的教学能力,提高了教学质量,学校教学质量检测稳居同类学校前四名。

      实施素质教育是提高教学质量的突破口,教学“十字方针”即:备课要“深”,上课要“实”,作业要“精”,教学要“活”,手段要“新”,活动要“勤”,考核要“严”,辅导要“细”,负担要“轻”,质量要“高”。作为学校强化教学质量中心意识,走素质内涵发展道路的特色。深入实施了教学常规新常态的管理办法,广泛征集教师意见,经过反复讨论,制定形成了教学常规检查的内容和标准。其检查结果与教师的评优、晋级、绩效考核挂钩。积极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新课改”理念,学校领导深入教学第一线,开展听随堂课、评优质课活动,狠抓新进教师的课堂教学,以乡村少年宫建设为载体,成立了“器乐、舞蹈、美术等十余个兴趣活动小组,培养了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拓宽学生研究性学习的领域。学校的社会实践教育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2012-2014年学生参加四川省综合素质竞赛共6人次获一等奖,18人次获二等奖,30余人获三等奖。学生参加达州市科技创新大赛多次获奖。

 

修竹楼

      二是加强德育队伍建设,促进学生行为习惯养成。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健全和完善了班主任岗位职责、工作条例、班主任工作考核评估激励机制,坚持从形式和内容两方面公正、客观地衡量班主任工作,鼓励班主任主动认真地开展工作;坚持每月一次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会,认真总结每个班级一个月的工作情况,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切实提高了班主任的管理能力。 

      完善以校长—政教处—班主任为主体的规范教育渠道,实行班级目标量化评比,对课堂常规、文明礼仪、两操一勤等方面作出详细规定,并实施了大课间活动。明确班主任职责,实施以班主任为主体的规范管理,让学生从小就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成立家长学校。建立起学校与家庭沟通、互动的渠道,定期家访,开展了“小手拉大手”活动,学校的留守儿童的教育与管理多次作经验交流,并受到了县关工委和县教育局的好评。

      以活动为载体,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教育活动。通过 “六·一”庆祝活动、“冬季运动会”培养学生的荣誉感、集体感;“缅怀革命先烈的祭祀扫墓”、“法律在心中普法体验”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爱父母、爱老师、爱同学、爱身边的人 ”等感恩教育活动,让孩子们对关怀和帮助过自己的人抱有感激之心。

      加强班级阵地建设。要求班主任老师根据年级、班级的具体情况,充分利用每一节班会课,认真设计班会内容,写好教案,多讲身边人,身边事,真正实现了班会的德育教育阵地作用;加强班级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树立班级形象,争创班级特色。

      重视家庭、社会与学校教育的配合。举办家长学校和家长座谈会。每学期期中考试结束后,学校要求各班组织学生家长到校,举办学生家长座谈会,共同商讨学生的学习、教育的方法,共同商讨学生的教育措施;开展“千名教师访万家”活动,由年级分管领导带队,以各班班主任和任课教师为主,放晚学后集中进行家访,密切了教师与家长的联系,融洽了师生之间的关系,并将家访活动常态化。

      加强特殊学生的教育与转化。学期初,班主任认真排查班级特殊学生的情况,并报政教处备案。特殊学生包括留守学生,心理、行为异常学生等,学校专门建立特殊学生档案,要求班主任每月要走访、座谈学生,关爱学生,使他们真正感受学校的温暖,老师的关爱。

      三是建构了一支名师队伍,注重了教师的专业培训。该校特遴选、推荐省级名师2名、市级名师5名。在思想政治与职业道德、学科专业与教育专业、教育技术与专业自主发展等方面更好地发挥示范、辐射、指导作用,形成具有教师“选、培、管、用”一体化的竞争机制。

      以意义课堂的建构为突破口,以完成研修任务为目标,为教师专业化发展搭建平台,建立校本研修长效机制,形成校本研修共同体。学校还从公用经费中筹措资金,保障教师校内外培训、成果奖励、教育科研课题资助资金、订阅书刊等。全年共选派二百余人次参加全员培训、远程网络培训等,订阅报刊30余种。

      规范了校本研修,构建起完善的校本研修管理制度,对校本研修实施五级管理:校长管理,教务处管理,教研组管理,备课组管理,自我管理,确保了校本研修的持续、规范运行。校本研修实施了三种培训:新课程培训、专题培训、“走出去、请进来”的培训。同时还加强了对年轻教师的指导,开展了对新教师的帮扶和跟踪指导、推门听课、试讲制,进一步促进了年轻教师的快速成长。通过任务型校本研修的实施,有效提高了教师的备课能力、课堂观察能力、倾听能力、课堂教学管理能力,促进了教师的
专业成长,教师撰写的教学论文有80余篇公开发表在各级刊物上或获奖。

      教育科研在蓬勃发展。教育科研能有效的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促进教师对自己的日常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和修正,帮助教师解决教育教学中的疑难和困惑。现有50%的青年教师积极参与课题研究,学校先后承担省市县科研课题15个,已结题申奖的有10个,其中《农村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策略》和《农村小学任务型校本研修策略的研究》成果均获达州市政府一等奖。现有省级立项课题2个市级科研课题3个,其中《群文阅读共识教学策略研究》和《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小学数学问题解决教学策略的研究》为省级课题;以及《纵横信息数字化学习促进小学生网络博客快速作文能力的研究》等正按实验方案有序展开研究,并已取得阶段性成果。

      风景秀丽、成效卓著的回龙镇中心小学,将成为巴蜀名校中一支绽放的奇葩!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