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四川报道网 当前时间:                              
www.scbdw.cn
地方: 成都 绵阳 德阳 自贡 攀枝花 泸州 广元 遂宁 内江 乐山 南充 宜宾 广安 达州 巴中 雅安 眉山 资阳 阿坝 甘孜 凉山
画家孙悦:为爱“夕阳红”
2016-04-19 10:59:31 来自:四川报道网 编辑:向经纬
      纵观孙悦女士的绘画作品,很难会想到这是她于退休年龄之后,在艺术生涯中所获取的丰硕成果。

 

 《空山新雨》138•69cm

 

    人生的道路崎岖不平,命运的安排,没有使从少年时代即钟情于绘画的她,去如所愿。然而她对这个心愿不离不弃,耳濡目染,潜心于传统的水墨丹青,直到退休之后,才解脱了工作的藩篱和重负,全身心地游弋于所热爱的绘画领域。

 

     孙悦女士的画作有灵动之气,践行于中国画的理性,得益于心画,追求于境界,放胆于用笔,均衡于经营,潇洒于设色。这些都是她在长期的实践中领悟于“天人合一”的艺术哲学思维。“外师造化,内得心源”是中国画特有的传统理念,是中国画的灵魂。外师造化以求万物的外象形态,内得心源以悟其内在神态,以达形神兼备之一统。为了这个理念,她把观察生活,揣摩物象视为创作之源,长年出没于花木之中写生画稿,近年来又得益于相机的便利摄取物象,积累创作素材。为了这一理念,孙悦通赏历代名家画作,细察当代画家师范之作,用于笔墨实践。

 

    风格是艺术创作的灵魂所在,是艺术家用以表达内心精神世界的一个重要形式。风格的形成实际上是同艺术家的品味、意向爱好、情感、思想模式、生活方式及文化修养有密切关系,在某种意义上说,表现了艺术家的实际创作经验的成熟程度。孙悦的花鸟写意与她的生命历程是分不开的,那挥之不去的生活印记,造就了其绘画难得的气魄:落笔之大胆、线条之柔美、墨色之凝重。

 

 波翻墨汁当胭脂》69•138cm

 

    孙悦女士喜画牡丹。牡丹是国花,历代文人青睐于牡丹花的雍容华贵,国色天香,无论从诗文到绘画都有精彩的描述。她十分崇拜已故国画大师王雪涛先生的写意牡丹画作,除时常临摹之外,为求真传,又千里迢迢寓居北京,拜访王雪涛先生的入室弟子李承毅教授当面求教,得益匪浅,从她的牡丹画作中即可见一斑。她的作品《波翻墨汁当胭脂》,画面攫取了自然界中7朵绽放的牡丹进行着重描绘,以3丛牡丹富有层次地表现出牡丹的生机勃勃,在旷野里临风绰约的动人姿态和一种顽强向上的生命力,给人的感觉是国花艳而不俗,方显贵气又让人心生爱怜。

 

 《暖冬》69•69cm

 

    孙悦女士师古不拟古,学艺不求似,既法于传统,又探索创新。近年来,又参加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举办的美术理论研究与书画高研班,学习新水墨技法,受教于著名画家王奇寅先生的全程指导而结业,画出了不少新派水墨画作品,亦可见她在从艺之路的刻苦求索精神。她笔下枯枝、藤蔓、山石线条苍拙,荷叶墨色酣畅,荷茎、苇草纵横穿插、乱中有序,牡丹、秋菊等清素淡雅,水色、墨色、颜色浑然一体,生趣盎然。他的作品《暖冬》,画面中以浅蓝色为背景,一轮夕阳懒懒的挂在树枝间,左右两边的枝桠错落有致,枝上白雪隐约可见,将画面分割成四块,而树枝上栖息的小鸟将整个格局联合在一起,营造出一种冬日暖阳下的悠闲时光。此处一动一静,一冷一暖,一实一虚在对比中达到和谐统一。

 

    古训云:天道酬勤;又云: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刻苦学习,勤于实践,取人之长,补己之短,谦虚研艺,潜心问道,淡泊名利,陶冶情操,是孙悦女士晚年取得艺术成果的主因。近代国学大师王国维先生倡导的境界说,他取宋代词人晏殊、柳永、辛弃疾词各一句乃成,在此不妨引用: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这个“三境界”讲的是学习、修养、锻炼的过程。第一境界是既定目标,高瞻远瞩:第二境界是为了这个目标刻苦修炼,百折不挠乃至废寝忘食;如此才能达到第三境界,豁然开朗,信手得之的自由王国。

 

    艺海无涯,学无止境。正如孙悦所说,“我的水墨人生至今虽然历时不长但精彩绝伦,仿若‘生如夏花之绚烂’般令我沉醉其中,乐此不彼。我的未来一定是‘丹青不知老将至,吾将上下而求索!’。”

 

个人简介:

    孙悦,号盛京正黄蜀人,艺名:爱新觉罗·恒悦 

    籍贯:辽宁沈阳(1946年),孙悦自幼酷爱绘画,是清室画界大师——溥心畲后裔。现任中国新水墨书画研究会研究员、王奇寅新水墨花鸟画工作室画家、四川省美协老年分会、成都市美术家协会会员、四川徐悲鸿张大千艺术研究院暨四川省文联丹凤画院、三秦、金辉书画院特聘画家。其作品曾数次参加了各协会的画展,并有多幅被选入著。2013年在成都市人民公园举办首次个人牡丹画展,并与同年受邀在中国台北、基隆等地参展。2014至2015年就读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美术理论研究与书画创作高研班·王奇寅新水墨画专修班。其代表作《满园馨香》、《富贵树下乐平安》、《空山新雨》入编《2015中国画风·影响中国100家》大型画册。2014代表作《满园馨香》入选由四川美术家协会、四川省环保厅主办的“首届我眼中的生态四川中国画赛”。2015年国画作品《雨后》在2015“画意成都”美术作品年度展获优秀奖。2016年国画作品《雨后》入选“锦绣天府——四川省首届妇女美术作品展”。

 

    她主攻写意花鸟,尤擅写意牡丹,其中以墨牡丹为胜卓。她运用墨色时,浓淡干湿的花叶墨色对比强烈,于透明中见秀雅,圆浑里露华贵,淡笔处显墨痕,有着五颜六色难以表现的淡雅壮丽之美。她画的各种牡丹画带有爱新觉罗正黄旗家族的豪放气势,显得更加生动可人,被誉为“牡丹格格”。近期她运用新水墨技法创作出颇具灵气的装饰型现代花鸟,在业界中有一定影响。其对彩墨山水画的钟爱和学习研究也是精益求精。

 

    屡受国家一级美术师祖绍先和天津美院教授陈重武的点化。师从中央工艺美院李承毅教授,收为入室弟子(李承毅为现代著名画家王雪涛大弟子)。

 

部分作品欣赏:

 

 

 《蜀山雪景》69•69cm

 

 

《故园春早》69•69cm

 

《西双版纳傣家斜阳》69•69cm

 

《空山新雨》138•69cm

 

 

《雨后》69•138cm

富贵花将墨写神》138•69cm

 

 

 

《秋韵》69•69cm

 

《铁骨傲霜雪 一树独早春》69•69cm

 

《赏春》69•69cm

 

《霜晨》69•69cm

 

《高秋》69•69cm

 

《福禄寿》69•69cm

 

《富贵神仙品 居然在一家》70•180cm

 

《富贵树下乐平安》180•97cm

 

《春在枝头》97•54cm

 

《满园馨香》180•97cm

 

《秋趣》97•54cm

 

《依依荷情》69•69cm

 

《郭沫若诗意画》78•180cm

 

《春之声》97•54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