隽逸难却乡情扰 任光荣的绘画艺术
2016-03-01 15:59:14 来自:四川报道网 编辑:向经纬
画家名片
任光荣,1945年生,成都人,号乡风堂主人、乡翁,旅美乡情画家。中华名人协会会员,美国中华艺术学会会员,美国美洲·亚洲艺术学会博学会士,美国伯克莱大学客座教授,四川省美协山水画专业委员会委员,四川省商标广告设计研究所研究员,成都市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副主任,成都国画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成都写生画会副会长。
巫山一段云
隽逸难却乡情扰
任光荣的绘画艺术
文/朱丹枫(四川新华发行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原四川省委宣传部副部长)
乡情,可能是中国人内心深处最复杂的情愫。
在我们的文化传统中,以思人思物思故乡为主要内容的乡情表达一直是反复韵叹的母题。《诗经·小雅·采薇》一句“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让无数游子征人心灵震颤了几千年,“四面楚歌”的悲壮传说把故土乡情与历史机运诠释得淋漓尽致,陶渊明“笃意真古,辞兴婉惬”(钟嵘《诗品》)的隐逸田园诗则打开了通向每个人心中最美好的乡土世外桃源之门。魏晋以降,特别是到了唐宋,托画言志、诗画融合之风大盛,国事家事个人喜怒哀乐纷纷入画,推动一种分类并不怎么科学的品类——文人画——高姿态进入主流画坛,并最终成为最能代表中国人诗性品格的艺术形式之一。作为典型的农耕文明社会,文人画从一开始就承担起表达文人墨客乡情愁绪的任务。远的如李唐的《采薇图》、赵孟頫的《鹊华秋色图》,到了近现代,吴昌硕、齐白石、张大千等画坛名宿,都有大量乡情题材画作留世,成为今天人们回溯那个时代人情世风的“望乡台”。德国诗人诺瓦利斯说:“哲学是一种乡愁。”在我们,乡愁是一种哲学,它不仅指向有限的乡村空间、过往的人物故事,更包含深厚的人文情怀、深刻的历史思考和深沉的文化内涵,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脐带。熔铸在文人画中的乡愁,注定会更润人心脾,直抵七经八脉。
归家
任光荣先生生逢家国困顿,遍尝人世艰辛,少年志于美术却苦于拜师无门,在极其艰难的情况下凭借坚强的毅力和天生的绘画禀赋,习各家画法之长,糅各派风格之要,竟自成体系,独成一家,在人才济济的巴蜀画坛站稳了脚跟,获得美术界的普遍赞誉,这真可谓当今画坛的一大励志奇事。他把或苦涩艰难,或甜蜜喜悦的成长记忆与坚实的国学修养相互融合,以画追思先贤,用画寄托情思,取文学抒情之法行丹青妙笔之事,以守护精神家园的心态表现自己对自然人生的潜意识的独特感受,为人们呈现出一个思接千古、静谧雅逸的乡情世界,成就了他“乡情画家”的美誉。任光荣深得古文人画的精要,读其作品,满眼古韵,满口乡情,满身宁静。
松风荷塘图
任光荣的绘画作品题材广泛,举凡人物、山水、花鸟无不涉猎,在手绘瓷器上也有独到功力。他的画以写意为主,同时又吸收了油画、版画的长处,笔法徐疾顿挫有致,用墨浓淡相生变化自如,构图精致巧妙恰到好处,诸如《留得枯荷听雨声》《二月春风》《客舍青青柳色新》《古别离》《雁飞声》《引吭高歌》等等,清隽洒脱有之,绚丽泼辣有之,或含蓄内敛,或情感奔泻,古而不滞,拙而不纳,笔、墨、水、色融会贯通,画未成而意已壮,往往通过极简的墨彩组合,就把观者想要表达的千言万语诉诸纸帛,让人心生戚戚。画之灵在空不在巧,所谓“笔愈简而气愈壮,景愈少而意愈长”,任光荣是深悟此道的。陈衡恪先生曾说:“文人画有四个要素:人品、学问、才情和思想。”任光荣的画具有鲜明的文人画风格,这从选题、笔墨和每幅画中蕴含的风韵就能很明显看出他的“野心”。在很多场合,他也毫不避讳自己对传统文化的神往敬仰之情,表示对杜甫、陶渊明和王维的诗词尤其痴迷,对摩诘“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推崇备至。他的画“立身画外,心存画中,泼墨挥毫皆成天趣”(清唐岱),是中国传统文化与特有的乡情山水相结合的产物,是个人文学艺术修养的外在表现。正如有人评价的那样,他的画不事雕琢不囿古法,既没有明显的仿宋痕迹也少见摹明的印象,给人一种清新不俗之感,有一种中国哲学内蕴的含蓄美。只是在传统的文人画风之外,他以自己一贯不为物役、不被法拘的绘画风格,给文人画注入新的元素,或许有人不以为然,但这不正是任光荣一贯独立特行之处吗?近年任光荣的作品有意无意渐渐褪去了覆盖其上的鲜艳着色而回归黑白灰的传统,这不应该简单看成他风格上的妥协,而是他对自己绘画哲学和审美认识的深化。
家园
蒙特瑞十七里海湾一角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生于斯长于斯的任光荣,其画一墨一彩,其文一字一句,其人一言一行,处处都烙着深深的家乡风土印记。他的山水画带有四川山水明显的大开大合之气,若《点溪荷花》《开轩迎翠客来访》《山里云深夏亦寒》之类,山石高耸,谷深树拔,秘径通幽,意蕴深长,高、平、深、阔兼具,既可见蜀道之险峻又可体川人之闲逸,虽不至青城不访峨眉,亦可观高山有仙气、大水生龙相。如果不是从小就浸泡行走在蜀水巴山中,是很难画出这种神韵的。而在拼幅《乡园情韵》中,他则满含深情地向人们展示了川西小院的静谧优雅和温情朴实,山水环抱,绿树浓荫,似水似云,如梦如幻,仿若桃源仙境,勾人无限遐思。说到任光荣其人其画时,都避不开会谈到他的百米长卷《四川依然美丽》。据说,他本来是打算创作一个主题为岷江千里图的,画到30米长时,突遇“5·12”汶川大地震,于是转而表现震后四川依然美丽主题,从青川、北川、汶川开卷,尽收九寨沟、青城山、都江堰等人文自然景致,向世人展示“水润天府,灵秀郁苍,天下四川,壮美辉煌”,画作内涵深邃广阔,意蕴曲尽其妙。这样的拳拳之心,绝不是凭空而降,恰恰是长期激荡在他胸中的浓烈乡亲的直观外化。任光荣的“乡情画家”之誉,当矣!
向阳门第柿柿红
任光荣青年出游,壮年归国,如今年届古稀,仍然勤耕不辍。他长居海外,对“乡情”有着独特的体验。他把“乡情”的种子播撒到世界各地,感染了无数游子,成为众多华人与家园故土相勾连的桥梁。这是他的成就,也是四川画坛的骄傲。感谢他对四川美术事业发展,乃至祖国与华侨交流所作出的巨大贡献。
祝任光荣先生艺术之树常青。
凉山彝家田园写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