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四川报道网 当前时间:                              
www.scbdw.cn

地方: 成都 绵阳 德阳 自贡 攀枝花 泸州 广元 遂宁 内江 乐山 南充 宜宾 广安 达州 巴中 雅安 眉山 资阳 阿坝 甘孜 凉山
先生为何不著名
2014-06-26 16:20:00 来自:四川报道 编辑:

杜道生仙逝,媒体一片惊呼:汉字守护者、国学大师杜道生走了!

通栏标题,超粗黑,整版篇幅,巨幅照片,纸媒能够使用的视觉冲击手段,全部使了出来。如此隆重地报道一个人物,一个事件,一般仅限于都市类媒体对于热点娱乐人物的聚焦。哀荣如此,几近极限。杜道生,陌生名字,何方神圣?

原来是四川师范大学的一名老教授,系我国著名的文字学、语言学、音韵学和古文学家。早年北大等地求学,受教于钱穆、傅斯年、陈寅生、冯友兰等大师门下,后长年在川任教。先生尊古崇古,学养丰厚,《说文解字》,倒背如流,引经据典,细致入微,曾经指出《新华字典》错谬300余处,编委会居然照单全收,一一更正;曾经参与迄今为止世界上收录汉字最多、释义最全的汉语辞书《汉语大字典》的编撰;曾发表《汉字:人类心灵的几何学》,呼吁汉字改革不能割裂历史,不能走拼音化道路,在简化汉字成风的时代背景下,好比黄钟大吕,教人警醒;他数十年教书育人,桃李成蹊,却以90高龄,请缨授课;他宅心仁厚,弥足珍贵的孤本、善本被窃,他都听到了响动,却没有去惊动小偷,“窃书不算偷也”,“小偷可能是心痛我的眼睛”,他每每这样解释……

蔼然仁者,跃然纸上,鸿学大儒,呼之欲出。越读,越觉得汗颜:这样的大学问家,我怎么就不知道?

小心翼翼求教于其他人,大部分均对杜先生闻所未闻,也有略知一二者,都说那是一个遥远的名字,已经消失多年了。怎么能够这样呢?杜先生的名字,应该如雷贯耳才对呀!我又问了好几个20多年前在川师中文系读书的学生,无一例外,均茫然不知。我这才明白,杜先生不是天上的明星,举头皆可见,眼前光灿灿,他其实是一口深井,知道他的人,会震惊于其深邃,而不知道他的人,哪怕就在他身边,也会视之如无物。

不管你知与不知,井就在那里。不管你饮与不饮,井就在那里。在一位有幸闻知先生的人的讲述里,有这样的描述:“我们上大学时,常见老先生到学生食堂打饭。他常年一人独居中文系,穿着旧而土,背一个绣着‘为人民服务’的黄书包,但他读尼采、论卡西尔,与研究生PK论道。进城乘公交,上衣口袋塞一沓叠好的纸,上面写着教育小偷好好做人的箴言。一位可爱、可敬的达人。”

师范师范,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先生的一生,想是对师范最好的诠释了。对于先生的离去,我十分痛心,更多的是不解和遗憾——为什么,我,以及很多人,偏偏要因为先生的离去,才有幸闻知先生?

杜道生先生,不是惊鸿一现,他活了101岁啊。

不解一:为什么他不著名?

箪食瓢饮,布衣人生,道继圣贤,满腹经纶,学校领导都知道他是块宝,逢年过节,校长都要去探望他。可是他为什么不著名?现在,信息社会,一夜之间爆得大名者举目皆是,而先生呢,仅是在汉字改革时,他70来岁的时候,因为那一篇文章,出了点小名,可恨的是那个时代传媒业不发达,而社会经济又滚滚向前,杜先生迅速被遗忘。然后先生就更老了。谁会关注一个老头子呢?谁会包装、推广一个老头子呢?所以,一直等到先生盖棺论定时,我们才获知,先生其实很著名,是资深的著名专家。

不解二:为什么关于他的报道少?

这个问题与第一个问题相辅相成,可以互为解释。因为他不著名,所以他不会被报道;因为他不被报道,所以他不著名。上世纪90年代以前,传媒业不发达,版面也有限,先生不被关注,倒也说得过去。但90年代之后媒体空前活跃,有的媒体日均上百个版面,从业者打破脑袋想选题,可是就没有想到杜先生那里去。一个明星的结婚、离婚,甚至是子虚乌有的绯闻,媒体可以大版二版、连篇累牍地报道,可是却只有很少的媒体,把版面留给杜先生。先生是活化石,是历史人物了,而媒体是逐新者、猎奇者,二者不兼容。

不解三:为什么先生著作少?

先生复古尊礼,信而好古,述而不作,老是说,我们要讲的话古人都说得很明白了,我们就没有必要再说了;有些人写文章,以为是发先声,其实只是他不知道古人已经说过这个事情了。正是基于这样的观念,杜先生研究了一辈子学问,自身的著作却少得可怜。《四川扬琴唱本》,填补了扬琴界的空白,是先生自己花钱出的书;《论语新注新译》,20116月出版。杜先生的弟子说,先生还是有一些散章的,没有结集,一是先生述而不作的治学理念,再就是出书要花钱。

不著名,报道少,著作少,三大遗憾。如果先生学富五车、盛名显赫,在他人生的黄昏时节,他是以“大师”的身份开展学术活动,用自身之影响,正汉字之威仪,传汉语之声响,扬汉邦之非遗,鉴汉书之唯美——端午节,怎会被韩国申遗?汉语尚未启蒙,英文何以占据幼教、小教课堂?大学毕业生何以不能完整作文?大学何以让人鄙夷甚至于弃学?中国人何以会提笔忘字、别字满篇?特别是,打着国学的名号招摇撞骗、误人子弟;“国学大师”满街都是、信口雌黄——真大师PK伪大师,还国学以古风和真意,多好啊。

遗憾之余,做个建议:对确有建树、自成一家的老专家、老学者,可否加大包装、推介力度?真学者是不会自我包装、沽名钓誉的,这个功课,只能由我们相关机构来做。对这些老专家、老学者,媒体可否像报道明星一样地报道他们,把他们塑造成我们的学术偶像?美好的德行,终究是比明星绯闻,更加芬芳的。对这些老专家、老学者的著作,出版社可否网开一面?相关的扶持资金可否向他们倾斜?古朴如杜道生先生,羞于出书,怕的是谈先人之已谈,以误圣贤,他的著作一定是精益求精,集毕生之大成——这样的著作,怎么还要让它自费出版?

大师(当然是真大师)比大楼高贵。对高校而言,是这样;对社会而言,更是这样。真的大师,是山峰,是巨擘,有着巨大影响力,如果在他们生前,他们的学术成就、品格操行和所思所为,能广泛地为大众知晓,能深入地影响社会生活,这比盖棺论定时的巨大哀荣,要有意义得多。

编辑:朱涵潇

0